带着淘宝快穿_第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节 (第2/3页)

  晏卿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是我在船上时,偶然听人说起的,所以就试了试。水生在船上救过我的命,教给他也算报恩了,娘您不用觉得可惜。除了虾酱,我还学了其他手艺,等会儿大哥二哥回来了, 我就教他们一种叫鱼露的调味品, 也是用小虾小鱼为原料做成的。若是好卖, 以后大哥二哥就不用出海了, 在家安安稳稳的就能赚钱,也省的爹娘再为他们担心。”

    他只说他们,没加上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肯定不可能安安稳稳的。

    不过徐母被晏卿描绘的美景吸引了,没注意到他话中有话,她激动道,“好好好,要是真像你说的,娘就放心了。即便少赚点,也比去海上让人担惊受怕的好!”

    “嗯,先试试吧,反正只用一些小鱼虾,咱们又不缺这个。”

    “对对,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咱们这多的是。不过家里的小虾你们刚才用完了,我让你大哥再去捞点去。”她说完,就风风火火的出门了,显然十分上心。

    晏卿失笑,这一世的父母家人都是普通渔民,大字不识,老实憨厚。若是做什么大的买卖,他们也未必撑的起来,还不如做一点这样的小营生,不用大富大贵,小康安稳即可。

    至于他自己,既然穿到了海边,还在海上走了一遭,那就只能努力点亮海洋相关的科技树了。

    首先,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必须c位出道!

    在这样一个没有导航的年代,不管是陆地上还是在海洋上,远行没有指南针怎么行?

    虽说这个时代,指南针的前身——司南已经有了,但这种司南携带不方便,而且使用时必须在平稳的地方,船上显然不合适。晏卿想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指南针。小小一块,携带方便,随时能用。

    这个制作起来不难,有磁铁就能做。晏卿打算明日去县里买了磁铁再研究。

    徐母出去一趟,很快带着鱼虾回来,连同徐老大和徐老二也叫回来了。

    “晏卿,你看看这些行不行?”

    徐母带回来的小鱼虾十分新鲜,晏卿看了看,点头道,“行,做鱼露需要的小鱼虾没那么讲究,加工留下的下脚料都行,但是一定得新鲜。”

    三人连忙点头,表示记下了。

    晏卿教他们处理了鱼虾之后,就开始加盐腌渍。

    做鱼露跟做虾酱一样,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发酵。不过鱼露的发酵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天然发酵。加盐暴晒,让原料慢慢自溶发酵。但这种方法极其缓慢,制作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除此之外还有低盐发酵、内脏发酵、加曲发酵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晏卿打算用复合方法来制作鱼露,即结合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这也是现代社会常用的办法。

    这样一来,步骤就比较繁琐了。但能节省大量时间,也是十分值得的。

    晏卿一边做,一边仔细的给三人讲解,手把手的教他们每个步骤。这个东西说难也不难,再笨的人多看几遍也就会了。

    一直忙到半下午,才算把第一道程序做完。

    “晏卿,这样就算好了?那什么时候才能出那个鱼露?”徐母问道。

    “这才是第一道工序,后面还有呢,最快也要个把月才能出鱼露。”

    “这么久?”徐母咂舌,“不过只要东西好,花点时间不算啥,就是有点废盐。今天用的这些盐要花不少钱呢。”

    晏卿忽然心思一动,或许,他可以趁机把晒盐法弄出来?

    晏卿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如今的大燕,盐业还没有收归朝廷管控,民间是可以私自制作、售卖的。

    不管是哪朝哪代,食盐都是刚需。上到天子,下至贫民,人人都离不开盐。

    但如今的制盐技术不够发达,用的还是煮盐法,也就是将海水放在容器里煮,煮干之后得到盐水结晶。

    用这种方法制盐,产出一石盐,需要四五百斤的柴,再加上人工和锅具的消耗,成本太高,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