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快穿_第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节 (第2/3页)

    燕帝抚掌大笑,让人挂上地图,细细观看,不时皱眉或者惊讶。

    “我大燕竟然只占了这一隅之地!”

    “大燕周围竟然还有这么大片土地!”

    “不曾想,天底下的海洋竟然比陆地还多!”

    “你说咱们脚下的土地竟然是圆的?你一路往西不曾掉头,竟然又回到了大燕?”

    ……

    燕帝受到的震惊实在不小,心情激荡澎湃,好半天才终于平静下来,对晏卿笑道,“算了,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这舆图朕以后再好好研究。现在徐爱卿还是先给朕讲讲,你这一路所见所闻。”

    “是,皇上。”

    于是晏卿又给燕帝讲起了这一路上的见闻。若是细说,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因此晏卿只挑重点,粗略的讲了一遍,即便如此,燕帝也听的津津有味,心驰神往。

    “没想到你们这一路这么凶险,还遇到了这么多奇人异事,真是辛苦徐卿了。”燕帝感慨道。

    “为皇上效力,自当万死不辞。不过虽然路途坎坷,但好在收获不小,除了这舆图外,臣还带回了不少好东西。”

    “哦?什么好东西?快说来给朕听听。”燕帝连忙道。

    “臣带回了世界各地的农作物,比如非洲的芒果、香蕉、西瓜;欧洲的苹果、草莓、蓝莓;美洲的西红柿、土豆、玉米、甘蔗、南瓜、棉花、辣椒……其中,土豆玉米和南瓜都是高产粮食,玉米亩产可达千斤,土豆的亩产可达两千斤,南瓜的亩产可达五千斤……”

    “什么?!”燕帝惊的当场失态。

    第120章 在海上刷淘宝14

    亩产几千斤的作物啊, 这意味着什么?

    对普通百姓来说, 意味着他们可以吃饱饭, 不必再饿肚子;对于帝王来说, 这意味着功在千秋的巨大政绩!

    但凡是有追求有眼界的帝王听到这事,就没有不震惊不欣喜若狂的!

    燕帝也不例外,在巨大的震惊过后,喜的直接从御案后起身,脚步踉跄的跑到晏卿身边,执着他的手不敢置信道, “爱卿此言当真?果真是亩产千斤的粮食?”

    “不敢拿这事欺瞒陛下。不仅如此, 还有一种叫棉花的作物, 它虽不是粮食, 但它的棉絮可制作棉衣,具有极好的保暖效果。若是在大燕推广,必可使大燕百姓冬日有衣避寒。”

    ?!!

    燕帝已经惊的说不出话来,晏卿出去一趟,不仅带回来了高产作物,还带回来这种御寒之物!

    天下百姓吃饱、穿暖的事,被他一次性解决了!

    燕帝惊了好一会儿, 才回过神来,紧紧抓住晏卿的手, 神情激动, “卿乃我大燕功臣也!”

    心情激动的燕帝, 在第二天早朝时, 下旨册封晏卿为国公,封号为“海”,封地为海西县。

    消息一出,满朝文武震动,无他,盖因大燕已经有几十年未曾分封过公爵了。

    除了当初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那一批功臣,此后的爵位只有往回收的,再无册封出去的。现在却为了一个徐晏卿破了例,还一封就是超一品的公爵。如何能不让人震惊。

    即便如此,燕帝仍然觉得这封赏不足以嘉奖晏卿功劳,要不是大燕没有册封异性王的先例,他甚至想给晏卿封个王位!

    不管是他带回来的海舆图,还是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作物,都是不得了的功绩。

    这是他在位期间发现的,足以证明他的文治武功和英明神武,百年之后也可以留下一些功绩让后人评说了。

    土豆和棉花的消息传出后,天下万民无不称赞燕帝英明,无不歌颂晏卿仁德。

    晏卿一笑置之,又很快投入到新一轮的忙碌中。他这次带回来的东西实在不少,光是各种农作物的培育推广,就是一件耗时良久的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数学、医学、天文、地理、历法等内容要传与国人。

    虽说此时的大燕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其他地区亦有可取之处。比如阿拉伯数字,虽然大燕的算术水平首屈一指,但阿拉伯数字也有其方便之处。又比如南美的玛雅文明,此时的他们在天文历法上,也有一些独到之处。总之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既然打开了与外界沟通的窗口,自然要尽可能的多学习。

    此外,望远镜、指南针、六分仪等东西,也可以着手研究推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