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无忘告乃翁_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节 (第4/4页)

   少爷们瞬间安静了,绞尽脑汁的想破题方法...四周跟着安静了,熊监丞顺了顺胸口,深吸口气,总算感觉到了夏日山里的凉爽,连小鸟叽叽叽的声音也能听见了,熊监丞重重舒了口气,因材施教,还是谭盛礼有法子。

    随着谭盛礼的到来,闹哄哄的山里恢复了寂静,除去算数,谭盛礼还布置了道题:历史上秦为什么能灭六国?

    这道题乍听复杂,实则不难,尤其最近在藏书阁恶补功课的学生们闭着眼睛就能回答,先站起来的是钟寒,顺了顺鬓角的头发,意气风发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此出自苏轼《六国论》详细阐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钟寒自认回答得准确,眉眼几分得意,亏他机灵,知道谭盛礼饱读诗书,《论语》《中庸》之类的入不了他的眼,故而每每读到篇文章就恨不得背下来,防的就是谭盛礼突然考察他们功课。

    总算没有白背。

    待他背完这篇文章,谭盛礼问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为何又以土地贿赂秦国呢?”

    钟寒:“......”

    是啊,既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的缘故,为什么还会拿土地贿赂秦国呢?不战而败有辱君王脸面,哪个帝王会将城池土地拱手相让,六国破灭的原因很多,钟寒不敢贸然品头论足,心虚的拱手,“学生不知。”

    “可有人知晓?”

    这道题涉及那段历史,几乎所有人都读过,但要从各方面论述缘由,无人有这个自信,因此低着头,不敢与谭盛礼对视。

    “这题意在讨论,用不着想太多,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吧。”谭盛礼降低了要求。

    仍然没有人站起来,熊监丞又想骂人了,平日叽叽喳喳的像只鸟,关键时刻就成了哑巴,他气势汹汹道,“很难吗?六国以土地贿赂秦国的根本不在帝王而在人臣也!”这帮人日后是要为官的,熊监丞自是要教他们为官之道,他眼里六国以土地贿赂秦国的根本不在帝王而在人臣!

    “人臣jian逆狡诈,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正直善良的人受到打压,朝堂乌烟瘴气,外敌来侵,轻而易举就能攻下城池,唯以土地贿赂秦国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罢了,很难吗?”

    难是不难的,就是熊监丞这话听着这话不舒服呢?众人动了动唇,异口同声地回答,“熊监丞说的是。”

    不是武器不好,不是武将不好,是文官祸国殃民,熊监丞是这么个意思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321 00:50:16~20200322 02:18: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4224754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茶来那 18瓶;可爱的仪、柳絮舞妖娆、我家有萌宝、每天都在想要吃什么 10瓶;青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5

    朝廷重文轻武, 文官地位超然, 在场的多数学生都出身文官世家,明知熊监丞在含沙射影的骂他们,却不敢开口反驳他, 七国争霸局面混乱,比起各诸侯间的纷争交锋,他们更关注的诸子百家间的争芳斗艳, 要他们谈论七国政事, 还真理不清思绪。

    一时之间, 无人答话。

    熊监丞瞅了眼谭盛礼,见其脸上没什么情绪,板着脸往下说,“以楚国为例, 曾与齐晋越三国有四分天下之势,势力庞大,就因jian臣得势, 为非作歹致使楚国吏治败坏,国疲民贫, 怎么会不灭亡啊?屈大夫何等忠良,结果投江含恨而终, 何其悲凉啊。”

    熊监丞语气微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道尽他忧民的心,可jian臣不容他施展才华再三迫害, 爱国爱民之心无处寄啊。”

    几乎所有人都读过屈原的《离sao》《九歌》,风格迥异,但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屈原的抱负以及朴实的生活气息,创造了千古难超越的楚辞文体,提到他,没人不心生敬畏,只是与熊监丞微红的眼眶比起来,他们的情绪不够浓烈,熊监丞算得上楚辞流派的人,可想而知有多敬重这位开山鼻祖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