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2/4页)
。 天下最高学府,学生不规规矩矩读书,整天做些花里胡哨的事儿分散注意,他叹气,“要不要请叶老先生去找谭祭酒说说这事。” 虽不喜谭盛礼为人,但他还不至于和谭盛礼争吵,先生间若是不和睦,那真是天下读书人的笑话。 “田先生你去吧,叶老先生贵人事忙,劳烦他不妥,何况他教算学的,不懂咱们的难处。”科举改革,朝廷重视明算,叶老先生在国子监的地位高了许多,他们就不同了,谭盛礼重视礼节而轻科举,连带着学生们也淡然许多,从这些风格迥异的文章就看得出来,换作从前,谁敢敷衍的随便写写就交卷啊。 “那还是我去吧。” 在谭盛礼面前,田先生有些许不自在,将几篇典型的文章给谭盛礼看,“这次策论是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题,题没有难度,文章不该写成这样啊...”夏试题目难度太大,以致于国子监学生发挥失常,为了保住国子监在众人心里的威望,出题时他们特意减小了难度,结果仍然不尽人意。 “坐吧。”谭盛礼给他倒茶,瞥了眼桌上的文章,“有何不妥吗?” 行文流畅,比平时的功课还要好,谭盛礼觉得田先生该欣慰才是,这段时间没有白学,是好事啊。 “科举是什么场合,主考官翻到这些文章做何感想?”这话后边还有‘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瞧瞧学生们写的什么啊,“是不是身体疲劳过度,心思没用在读书上啊。” 题的意思是百姓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会重视礼仪荣辱,赞成的人引经据典,道理大同小异,反对的人能自圆其说,理由五花八门,谭盛礼知道田先生不满意的原因了,将茶递到田先生手边,“喝杯茶慢慢说吧。” 茶是田先生没喝过的,极其苦涩,他抿了口就不动了,静等谭盛礼说话。 茶味四溢,整间屋子都飘着苦涩的味道,谭盛礼缓缓开口,“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是不同家世门第的学生呢。”他翻出相较而言文笔较差的文章,“饱暖思□□,焉非私欲恶念起于仓廪实衣食足?楚之士大夫身份崇高,受君王重用,衣食无忧也,然其心不知足,嫉贤妒能,拉帮结派铲除异己致贤者无辜枉命也...” 后边有些措辞不甚准确,但其能自圆其说就算本事,谭盛礼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谭某以为此文不差。” 田先生:“......”这还不差?主考官看到这题想不也想就直接判定落榜了吧。 “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且不违背道义,有什么不好呢?”谭盛礼放下文章,问田先生,“田先生以为谭某如何?” 田先生:“......”实话有损情分,田先生想了想,“谭祭酒满腹经纶,受天下读书人敬重,为人自是好的。” 谭盛礼笑了笑,端起茶杯呷了口茶,笑容和煦,看得田先生莫名心虚。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这章突然有点感慨,就是读书的时候真的很纯粹,很团结,为什么后来就越来越复杂了呢,尤其是现在上网看网上的评论,好多评论都不敢看的那种...但是只要大是大非不歪,好像还是能相处的...是不是好矛盾好复杂哈哈哈哈感谢在20200322 02:18:58~20200323 05:00: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哥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羡玖 20瓶;幂幂luffy 12瓶;浮屠、回老家种果树、大猫大猫、我是一棵树 10瓶;susan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6 他嘴上钦佩谭盛礼学问品行, 心里却不以为然,谭家名声为天下人知,谭盛礼布衣出身, 能稳坐祭酒是托祖上帝师之福而已,谭家卖女求荣的事传开,自己曾与其他先生私底下嘀咕过,上梁不正下梁歪,对谭盛礼嗤之以鼻, 此刻见谭盛礼笑意浅浅, 他脸颊烧得厉害,佯装低头品茶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田先生以为国子监那些先生性情如何?”谭盛礼自顾往下说, “叶老先生爱算学,柳先生好乐器, 熊监丞喜诗文,喜好不同,性格千差万别, 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也不多, 甚至私底下连朋友都算不上, 但在学生们面前,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竭尽所能的做个好老师不是吗?”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谭某以为真正的学府就该包容万象,老师们能为学生摒弃不同意见而站在同个阵营, 是为人师者该有的风范责任,而学生们呢?有人喜欢李太白的狂放,有人喜欢李清照的婉约,有人喜欢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有人喜欢陶潜的采菊东篱,性格不同,文章风格不同,志向也会有所不同,谭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