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_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节 (第5/5页)

怎能如此不辨是非善恶,又有何面目于圣贤像前持弟子之礼?有何面目日后食君之禄获授官职?”

    这话里已经充满了威胁,几乎没有直说如果继续为华霄霁辩解,就要同样被视为品行卑劣放荡无耻之流,被革生籍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明百峡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番话非但没有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激发了更多学子的义愤,像其中一人,原本与华霄霁并无交识,只近来依稀听闻过华霄霁打算为了曾经接济他的邻友奔走一事,心里便对华学友大生敬佩。

    要说来这许多的儒生,因为还没有受仕途官场点染,多数心中仍存正义骨中尚有热血,往往乐于结交才品兼优的士人。而那几个为华霄霁辩解的生员确然是他的好友,兰庭在计划争取外援时,便商量华霄霁必须争取舆情,故而华霄霁才把东墟命案透露给了好友得知,并争取他们的声援。

    所谓人以群分,华霄霁知恩重义襟怀坦白,往常交好的人当然也不是卑劣之徒,在生员圈子里风评尚可,他们集体被明百峡评为无耻,如此有失公正的训斥顿时激起了哗议。

    “明训导怎能听信一面之辞,甚至不经察问华学友便坐实其罪名?难道明训导就能肯定这老妇人没有血口喷人,而华学友的确行为了败污圣贤之丑?总之无凭无据,我们不能认可明训导单凭这老妇人的指控就革除华学友的生籍。”

    这个学子的声援引起了广泛的支持,也足见他在生员圈子里颇有声望。

    明百峡定睛一看,不由连连叫苦。

    原来这生员姓薛,是汾阳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出身,如今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的薛筠正是他的嫡亲伯父,明百峡就算多长八个胆,也不敢要胁要把薛秀才给革除生籍。

    木砚见薛秀才竟也出头,心中讷罕,又终于瞧见了姗姗来迟围观的他家少主,忙迈着小碎步跑上前去,示意着有要事禀报。

    原来这木砚的主家姓温,是勋贵门第,且别看温二郎现今还只是个生员未曾报考乡试,实则他根本不需科举也能取得荫封,如今他的祖父还任着武职,他因为自小在文才上就甚有天赋,家族才给他划定了文官之途,所以温二郎才留在族籍汾阳。

    温家在汾阳就算不如荣国公府威风八面,倒也能算实权门第,又因温二颇富智计,所以也很受家族尊长的器重,木砚跟着这样的少主,见识自是不比普通的小厮随从,也难怪他能在吴老娘大闹路南市时,就看出蹊跷破绽。

    因着木砚的话,温二远了围观的人群退到墙根附近,听僮仆细诉来龙去脉。

    “小人起初见那吴老娘蠢笨不堪,活脱脱一个老泼妇不问青红皂白的哭闹,话也说得牵三搭四稀里糊涂,还以为是个闹了疯病的老婆子,但自从人群里有人提醒点明了她的身份,话说得就渐渐有了章法,小人一听就是背后有人教唆她这套说辞,后来张九一现身,小人还在人群里发觉了胡通判家中的下人,这人可是和张九早就结识,两个常常一起下酒馆的,要说张九不是得胡通判指使助着吴老娘闹事,小人万万不信。”

    温二一双眼本还关注着远处明百峡和生员之间的僵持,听完木砚这番话后却斜睃着身边另一个年岁更大的长随:“你怎么看?”

    第107章 温家二少

    长随低着脸,口吻却极坚定:“木砚说得不错,老婆子必定是被胡通判指使,看来赵州尊果然下了决心要对施公动手了,袁阁老和许阁老之争,当汾州知州一职旁落时便注定袁阁老先输了一步。”

    “这就难怪那华霄霁一直默默无名,却连薛流瑛都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要说这背后没有那位名震京都的大才子赵迳勿设计布局,我也是万万不信。”温二背着手,当提到兰庭的名字时,不知为何眼里掠过一道阴翳。

    “这世上多的是名不符实,赵郎君年未及冠,听说还是被算计来的汾阳与顾氏完婚,赵州尊应当不至于让长子决划公务吧?”长随道。

    “你难道不曾留意赵迳勿来汾阳之前,赵州尊那可是连连失利几乎被胡端等等排挤得站不住脚,又是从何时起逐渐扭转了败局?荣国公的郑三把顾氏觑觎了这许久,走差了一步,不仅丢了美人儿,还落得一场训斥,灰溜溜的被召去了北平,他那岳丈可是个爆脾气,头上还顶着镇国将军的爵位,从前是鞭长莫及,如今儿还不日日磋磨郑三?这才叫偷鸡不成倒蚀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