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_第1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节 (第4/4页)

郁的心情终于有了雨过天青的迹象,并不再坚持定要“小别”,但既然如此,有的话还是需要叮嘱清楚:“咱们家接连发生的几起事,均不如江琛之意,他应当会怀疑辉辉难以笼络了,且从祖母的态度有所转改,我几乎能够确定安陆侯已经盘算着对辉辉不利,但安陆侯的性情,贯爱借刀杀人,事事都想着自身不担风险坐享渔翁之利,我猜测他多半会交给龚氏及惠妃计划实施,那么凶险事就不会发生在太师府,如果辉辉突然获诏入宫,务必当心。但既然图穷匕见,在太师府里,祖母也好二夫人也罢,但凡待以苛责,辉辉大可不必忍气吞声,我也会请二叔祖母这一段儿多加看顾,以防我不在家时,祖母以尊长之名欺压。”

    其实春归自从察实了朱夫人旧案的真相,便再难如从前一般应酬老太太,就像她刚才的交心话,她和老太太之间本非血亲,她也一早洞察了老太太待她无非功利,无非是看在兰庭的情面上,她还愿意与老太太虚以委蛇。

    不过老太太既然连对待兰庭都是如此铁石心肠,她何苦彩衣娱亲?

    今后送去踌躇园的菜肴茶点都得中断了,就连家传养身之法以及阮中士所授的养颜良方,老太太也休想她再孝敬!

    更不说以尊长之名欺压!

    连宫里的张太后都无法得逞,春归实在不屑老太太及二夫人的种种伎俩。

    太师府里是不用担心的,春归自信完全能够“自食其力”,唯有宫廷……虽说她现在也算有了宜人的诰命,但一旦入宫,依然有如虎狼谷中一只白兔,完全没有自保之能。

    “惠妃若想借刀,也无非是万选侍。”春归猜测她需要主要防范之人。

    “未必。”兰庭睁开眼,稍稍放松怀抱,以便于能让春归看清他凝重的神色:“万选侍可不是冲动之徒,惠妃还使不动她这把刀匕,不过太子妃高氏,应当会从南台获释了。”

    “太子妃还能获释?!”春归惊道。

    “皇上已经下令,三日之后,于宣武门前菜市口处高琼等罪徒斩决。”

    春归深深吸了一口气。

    宋国公府至此湮灭,可谓是一败涂地,但无奈的是弘复帝仍然不愿易储,为了不让朝野再掀废储之议,应当会安抚太孙,且高党并未彻底翦除,如任往复等等,其实未被高琼父子牵连,这些人也定然会建议太孙趁机设计,谏言弘复帝宽敕太子妃。

    太子妃原本也未被废位,只不过被皇后勒令南台子虚庵悔过,皇上为了平息物议,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解除太子妃的禁令,允其迁回慈庆宫——毕竟高琼父子已被处决,太子妃已失娘家助势,在弘复帝看来,必定不敢再跋扈妄为。

    但听兰庭的言下之意,太子妃才是最为合适的刀匕之选,可以被惠妃轻易驱使。

    第415章 内廷“白莲”

    南台亦属西苑,本为皇帝与嫔妃避暑游玩的别宫,有别于凤阳高墙这类的圈禁之地,只是英宗一朝,曾将发妻废位之后囚于南台子虚庵,后来英宗的孙儿代宗,更是下令嫡母落发于子虚庵中,生死不相往见,故而南台的子虚庵仿佛就有了冷宫的实际意义,就连当今的圣慈太后,也有一度被先帝光宗囚禁于此。

    子虚庵虽被称为庵,实则也是宫殿的建制,不过有别于南台的其余殿堂,此处端的是花木凋蔽、蛛丝悬梁,触目皆为凄颓之景,涉足顿感阴郁之情,而四面高墙,仿佛永隔人间岁月,数着寒来暑往,方知年载几何。

    但当今的太子妃高氏和她的侄女高皎,禁步于此尚未足岁,所以霜鬓还未替了乌丝,悲愁远且不及义愤。

    她们还没有心如死灰,更加不曾堪破人生无常。

    只是噩耗还是传来了。

    太孙跪在母亲跟前,声泪俱下,因为今日他甚至作为监斩御使,亲眼目睹了他的外王父,他的舅舅们人头落于铡刀之下,从此高官权勋,沦为遗臭万年,可恶的是围观百姓,竟然额首相庆,可恨的是多少敌仇,当场高呼圣明。

    太子妃更是睚眦欲裂,扑上前抓着儿子的肩膀直摇晃:“你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眼睁睁的看着!!!”

    “阿娘,儿子着实没有办法,儿子求了皇祖父,但皇祖父不肯宽敕外王父与舅舅们,只答应可以让几位表哥表弟免死,但,但,但……发配库页岛……阿娘,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但任往复等等臣子说得对,儿子现今必须隐忍,待得继位之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