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3节 (第3/3页)
,杀伤人命的风险并不符合方栋梁能够获得的利益。”兰庭的神色极其凝重:“裴琢已经将柯全逮获,押来南京,暂且关押在刑部大狱,他这番举措合乎法理,童公自然不能驳拒。” “那就是还没有审问柯全?” 兰庭颔首。 “我明日再去一趟孟家,看林氏是何说法。”春归道。 “我和你一同去。”兰庭也道。 但兰庭当然不能见林氏,莫说他此行目的不是为了兴师问罪,即便真是兴师问罪,也没有先拿内宅妇人开刀的道理。 孟治已经知道了案情进展。 老脸皱成一团,好番长吁短叹:“迳勿来前,裴尚书前脚刚走,说的也是时静遇害一案,言外之意,不无质疑老夫与时静遇害大有关联,这……那郎中柯全虽是老夫引见给时静,不过老夫也确是打听得柯全擅长内科,尤其是对肝郁脾湿之症诊治疗效于淮安杏林乃有口皆碑,万万不曾料见会闹出这般祸事啊。” “孟公与柯全近时可有来往?”兰庭问。 “莫说近时,便是当时也没有来往。”孟治急忙分辩:“当年时静授职淮安府同知,初来拜访时,我 听闻他深受肝郁之症困扰,就替他留了心,我在江南一地有不少门生故旧,也是通过他们,才打听得柯全,是通过书信引见,我着实都没见过柯全……只我有一个门生,他的父亲与时静症状相类,经柯全诊治大有好转,我可将门生姓名居址告诉,迳勿可去察证。” “实不相瞒,我怀疑的元凶乃袁箕,帮凶便是钱柏坡,但这柯全也必定就是行凶之人,他应当是受袁党收买,目的便是,嫁祸孟公。”兰庭剖析。 孟治如释重负:“迳勿还能相信老朽……相信必定可以挫败袁党jian计!” 而春归这边,林氏也是一改上回不甚友善的态度,连连的自责:“我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一听说元同知病故……不,是可能被人谋害,心里便忧惧不安,就怕自家会受牵连,宜人上回来又正是为了这起祸事,我就先存了抵触之心,事后翁爹和外子也把我很一番责备,说我不该这样草木皆兵。 但宜人一定要转告赵副使,元同知遇害一案当真和孟家没有丝毫干联啊,为着元同知屡次谏驳赵副使的策书,翁爹无法劝阻,对元同知虽有不满,但毕竟师生一场,怎会心怀加害之意?” “孟尚书只是劝阻元同知谏驳严察官派粮长之令?”春归满面的困惑:“我怎么听说……是听殷娘子说……罢了,总之大奶奶这话,我会转告外子。” “殷娘来了南京?”林氏却被“罢了”二字狠狠的刺激。 “如今已经察明元同知乃被人毒杀,殷娘子做为被害家眷,且方知府还并没有完全摆脱嫌疑,让殷娘子继续留在淮安府衙当然不合适,她而今暂住在吴王宫,今日来前我还见过殷娘子一面。” “那殷娘子,会否对我家也心生误解。” “大奶奶安心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殿下与外子都不是轻信之人。”春归语焉不详。 但在林氏听来,情形已经有些不妙了。 春归告辞后,她立时把春归“无意间”的透露告知了丈夫。 孟老大又立即去见了自家老爹:“元亥死前,应当把事情泄露给了家眷,赵迳勿只怕已经起疑了!” “不用着慌。”孟治话虽如此,却也是满脸的凝重:“元亥又不是周王的亲信,殷氏的话周王和迳勿都未必会采信,只要接下来的事情顺利,他们就会相信咱们也是被袁党陷害!元亥是为袁党利用,死有余辜,那么殷氏的所谓证辞根本就是元亥的片面之说。” 而就在这一天,南京刑部大狱中,裴琢与童政二人正式提审疑凶柯全,柯全当然咬死不认罪行,连连喊冤,裴琢建议采取刑问的方式。 温守初赞同,劝谏道:“袁箕买通郎中柯全,便是剑指孟尚书,而裴琢建议刑问殿下若行拒绝,岂不证实殿下有包庇孟尚书之嫌?非但孟尚书难保,甚至连赵副使也会遭受弹劾!故,殿下理当刑问柯全,但由童提刑直接负责刑问,如此才能摧毁柯全的信念,以为必死而万无侥幸,方有可能招供实情,挫毁袁箕jian计!” 周王对温守初的建议很是赞同。 私下才问龚望和孙宁:“两位怎么看?” 孙宁很困惑:“柯全着实不像无辜,据在下经验,的确是他施了毒针造成元同知遇害,而柯全,也确为孟尚书引见,这案子察究到这程度,疑犯竟为孟尚书及赵副使……” “孟尚书是孟尚书,赵副使是赵副使。”龚望和孙宁的看法并不相同:“孟尚书有嫌疑,并不能代表赵副使也百口莫辩,孙先生有这样的看法,反而是中了袁箕党徒的jian计。在我看来,刑问柯全不会有别的结果,柯全当然会像温守初预料那般,绝望之余吐露他是受钱柏坡指使的实情,但这样就能洗清孟尚书的嫌疑吗?不能。” 孙宁倒也有些醒悟过来:“屈打成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