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节 (第2/4页)
,谁让赵兰庭是家主呢?老大要坚持毁婚,这就是轩翥堂的族事了,族老们也不会赞同。” 江琛一听这话,就知道盘算落了空,问都懒得再问兰心要嫁去什么门户了。 “阿兄,我而今在太师府可是半日都不得安宁,赵兰庭这忤逆子孙,还有顾氏那刁妇恶媳,他们两个是巴不得活活把我气死,有时我真不想再忍气吞声下去,还不如豁出去一闹,就看赵兰庭敢不敢休弃我这祖母回门,又就算他真有这胆量,我回来自家也少受些气,我就不信了,皇上以孝治国,到时还容得下赵兰庭这等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 “这世上的舆论,可从来都是站在势优的一方。”江琛长叹一声:“赵兰庭何等jian滑?他哪用亲自出面休弃祖母?有赵谦那封遗书,轩翥堂众多族老又已被赵兰庭收服,届时以宗族之名驱弃阿妹,赵兰庭便可毫发无损。” 江琛当然不愿彻底放弃轩翥堂,毕竟赵江城和赵洲城还是敬重他这舅舅的,只要铲除赵兰庭,和赵门的姻联不是不能挽回:“阿妹虽受委屈,我心里也感悲愤,可真要与太师府义绝,阿妹所受的屈辱比如今更甚,所以我还是要劝阿妹暂忍一时之气。” 说到这儿,江琛眼中一沉,如同阴霾密布:“忍不了多久了,赵兰庭这竖子,以为秦询得储他就能够为所欲为,殊不想秦询坐不坐得稳这储位!册封大典未行,秦询若就被拉下马来……赵兰庭也休想全身而退,届时重则人头落地,轻则身陷囹圄,既为国之罪徒,轩翥堂家主之权他必须拱手相让。” “阿兄当真已经计划妥当?”老太太满脸迫切之情。 “沈皇后不会坐等册封大典的,她必须为秦裕孤注一掷,这一回,秦询、赵兰庭必败,而我们,即能坐享渔翁之利。”江琛倒是胸有成竹。 第702章 毫无意外 沈皇后也是十分的气急败坏,但和老太太大有区别的是,她可不在意有无受到兰庭、春归的挑衅,残酷的事实已经让沈皇后再顾不上一己的气辱,仇恨归仇恨,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反败为胜,相比自己受到的挑衅,沈皇后无疑更加重视长孙的成败安危。 皇长孙早已经没有退路了。 囚于南台也罢,困于凤阳也罢,只要不能克承大统,是顶着郡王的虚爵也好,抑或彻底沦为阶下囚,不会有任何不同,无非皆为苟延残喘,当新君登极之日,便是命丧黄泉之时。 正如江琛分析,无论是哪个皇叔登极,势必容不下皇长孙这么个曾为储君的侄儿,她的确不应心存侥幸,皇后而今追悔莫及便是她曾经的手下留情,应当早些将这些孽庶一一铲除的啊,是她妇人之仁不够果决。 她忘了太祖一朝,同样是太子先逝立太孙为储,结果太祖驾崩太孙继位,到头来仍然被亲叔父当时的燕王起兵篡位逼得于南京皇宫自焚身死,这就是皇族天家所谓的血缘亲情,她怎能心怀侥幸以为今上会顾念故太子的骨rou之情,皇长孙的储位便不会被他那些狗畜不如的叔父捍动? 皇后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咳血日渐频繁,胸肋亦是时常闷痛难忍,如果连她也撒手人寰,皇长孙便彻底只有束手待死一条绝路。 所以皇后的计划是,以她一死,谤害太子欲毒杀皇长孙未遂,误杀嫡母! 她必须要让弘复帝醒悟,不要以为你能庇护裕儿,你不能,从你废掉裕儿储位那一天,就是亲手断绝了裕儿的生机,你看,你如今连我也害死了,但凡还有一分良知的人,便是村汉莽夫都知道不弃糟糠,我跟着你,从东宫时起,受了多少苦累担着多少惊惧,一步步陪着你从那艰险环境过来,连谛儿我们的孩子也是因为太过苦累才英年早逝,结果呢?你竟亲手将裕儿也送上绝路,枉你还自诩仁厚,你的良心难道就不会不安吗?来日黄泉下,你有何面目再见我和谛儿? 你要还有良知,只能复立裕儿为储! 沈皇后计划得十分周全,她甚至把兰榭也先一步调去了南台,为的就是造成兰榭与她一 同被太子“毒杀”! 这样一来,她的meimei也会将东宫恨之入骨,有的话她既已死不可能再向弘复帝陈情,但她的父兄可以,赵江城也可以!沈皇后当然放心不下江琛兄妹,她必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