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节 (第2/3页)
氏生子生女尚且未知呢,娘娘哪能想到这么长远。” 生子生女的确未知,但这和想没想如此长远可并不存在因果关联,太子当然不会相信曹国公的辩解,不过,他当然会“接受”辩解。 于是曹国公夫人第二日就去了一趟寿康宫。 陶芳林已经将近临产,这时候自然不会仍与圣慈太后寸步不离,且听说来者是曹国公夫人,就更不觉有去“监看”的必要了,此时,她正靠在炕床上,半闭着眼养神。 苦心设置的珍珑杀局,竟然仍未将春归置之死地,不甘倒是其次,陶芳林更在意的是这局杀着究竟是怎么被化解于无形? 心里存在无数狐疑,却又不能露出端倪,就更不说直接询问圣慈太后了。 但陶芳林却并不心虚。 顾氏纵便是侥幸破局,却没有任何凭据证实此局乃她所布,顾氏不是个蠢货,当然不至于“血口喷人”,唯一担心的事就是——圣慈太后把这事泄露出去,让太子知闻这起风波原来是她“间接”造成。 陶芳林深深吸一口气。 太子对顾氏,过于执迷,这样的认知好比一盘馊臭的烂rou,摆在她的眼前,让她恶心犯呕,让她恨不能将烂rou一般的顾氏丢去猪圈狗舍。 还有更重要的是,顾济沧! 那一世太子就是因为顾济沧才中圈套,明明眼看就将登极九五,最终却落得死于伏杀的下场! 不过应当还赶得及,待她产子之后,回到慈庆宫还来得及阻止阴谋,并建议太子将计就计把所有隐患都斩草除根,如此就能立下大功,虽说有董妃在,晋国公府未曾势颓,一时间还无法母仪天下,不过这原本就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做不到速战速决。 只要争得夫人的名号,有朝一日太子克承大统,她就必然会据贵妃甚至皇贵妃之位! 若她这回一举得子,身后还有寿康宫支持,就能在三宫六院有和董明珠平分秋色的资本,而唯一糟心的就是,怎么才能把顾春归这个贱人杀之而后快。 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陶芳林就已经临盆。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这是妇人最幸福也是最痛苦的时刻,陶芳林具备生子的经验,但她仍然会心存忧惧,好在一切顺利,她仍和前世一样并没有经受太大的险难,成功的……当宫人道出“恭喜才人喜得千金”那一刻…… “贱人休得胡言乱语!” 陶氏竟然起身抢过刚刚被襁褓包好的孩子,亲自过目。 怎么会是个女儿?怎么能是个女儿?上一世她明明生的是个男孩儿,这一世为何变成了一个陪钱货!!! 还没有缓过神来。 就听又有人睁着眼说瞎话:“不好了,陶才人血崩不止!” 陶氏这时还站在地上,固然周身的狼狈,但莫说血崩不止,她现在甚至能立时不用掺扶的步出产房,早已择定的乳母,用力才能从她怀中夺走刚刚出生的婴儿。 整片天地,摇摇欲坠。 她就快要“被死亡”,没有日后没有将来,巨大的恐慌此时才突然的笼罩下来。 但没有让她喊冤的机会了。 捂嘴,缚手,绑足,塞上车與,陶氏就这样被送出了皇城,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恍恍惚惚,似乎又回到了上一世生命最终结束的前夕。 但她现在两眼不盲。 她把向她走来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玉冠黄带,气宇轩昂。 “殿下……殿下终于来救妾身了……” 一声悲哭才至一半,又看清了太子唇角的冷笑。 “陶才人已经死了,死于产后血崩,不过你倒还不是完全没有生机,我要知道你的所谓‘梦卜’,陶氏,那么也许你还能和淑绢一样,改姓更名的苟活。” “殿下,你怎能……” “我怎么不能?”太子逆着这日的秋光,越是接近仿佛面貌越是黯沉,直到陶芳林跟前。 “珍珑杀局,太妙了,你以为还能瞒住我?你早知皇上和圣慈太后会去珍珑妙处吧,因为你有梦卜之异,陶氏,你知道什么是我逆鳞,可是你却偏要触我逆鳞,你这是在自寻死路。” 太子伸手,搭在陶氏的肩头:“是死是活,看你识不识趣,我给你考虑的时间,但……” 太子转身而去,入内的是两个臂圆腰粗的太监,他们面无表情,却目露阴森。 第728章 有熊出没 当陶芳林从踌躇满志沦为身陷“囹圄”这段时间,皇城内外已相继发生了几件事故。 先是关于樊二曝尸农郊一案,兰庭及顺天府仍然未曾审明,不曾断言幕后真凶即便秦王,自然也没有公开洗清秦王的嫌疑,弘复帝本身对此案件并不十分热忱——毕竟高琼满门已经获罪伏诛,皇长孙业已被夺储位幽禁南台,两件大案已然是盖棺定论,而今却忽然因为樊二之死,使得尘埃落定的案情又再生枝节,似乎还有漏网之鱼,一步步的将皇长孙及高玉引入陷井,弘复帝当然明白漏网之鱼就那么有限数条,他打心里并不愿意正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