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_第3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节 (第2/4页)

父母也被追究瞒报跛脚道人的谶言,太子怪罪魏家损及皇族子嗣,所以她心中才越感惊悸了,我日日安抚,好容易她才肯把这许多前因后果告诉我。”

    “那乔才人可知魏才人这许多心事?”春归问。

    “早前魏才人因为心中惊悸对我说起这些事的时候,我还未察觉乔才人有那多居心,她也常陪着我去看望魏才人,甚至魏才人更加愿意和她交心,所以当日也没避着她。”明珠说这话时心里很几分惭愧,深觉自己没用,要不是母亲和春归提醒,她根本就不提防乔氏。

    “魏才人而今情绪如何?”春归又问。

    “倒是比前段时间平稳不少,虽也难过没有保住腹中胎儿,无非自叹是她自己命薄福浅罢了,我倒是觉着她到底是因为那个噩梦的缘故,害怕自己会亡于难产不提又将拖累父母,应了跛脚道人的谶言,现下小产了,反倒庆幸是破了谶。”

    易夫人和春归听了这话都觉得魏才人这样的心思怕有不妥,易夫人便提醒明珠:“咱们妇人家,其实都晓得子嗣的重要性,不过也难免有那些忧惧生产艰险的,我从前便有个手帕交,先有孕的时候就害怕生产时不顺利,郁积于心脾性大变,暴躁得像换了个人儿,我去看望她,都怀疑她突然患上了癔症。好在产子后慢慢好转了,却再也不肯怀胎,一直喝着避子汤,宁愿给丈夫多纳几个好生养的妾室。总之这种情绪换作普通门第倒也不算什么,不过魏才人是皇家妇,若因没坐稳胎反而心感庆幸,轻易就能给她安上个大失贤惠甚至故意损折皇家子嗣的罪名。”

    明珠听了提醒也重视起来,只思虑着魏氏毕竟刚小产身体还没有调养康复,倘若这时把这事的严重性告诉她,她原本心思就重,就怕越发惊惧反而不利于身体,便决定过些时日再特意叮嘱。

    怎知明珠这一犹豫,竟转眼就酿成了一场祸端。

    春归听说的时候,结果连明珠都被这场祸端牵连,被张太后叫去寿康宫训斥了整整一个上昼,还是王太后听说了赶去才替明珠解了围,偏这日易夫人又因晋国公府另一件要紧事一时脱不开身,只好让人请了春归往慈庆宫去问个清楚,春归赶到的时候,看瑶雪就立在明珠的寝卧外淌眼抹泪。

    “姑太太可算来了。”瑶雪迎上,忍着哽咽福了福身,见左右并无旁人,竟一时忍不住抱怨:“太子妃今日可是受了大委屈,说起来这事儿和太子妃哪有丝毫干联?太子妃哪能料到魏才人竟会一时想不开……圣慈太后上昼时竟然训斥太子妃蠢笨不堪,说太子妃根本没有母仪天下的德望,要不是圣德太后及时赶到,恐怕连废黜太子妃的话都当着宫人的面儿说了出口。”

    春归低声道:“一贯是个稳重的,今日可也得先沉住气,圣慈太后一时急躁才说出的气话,太子妃不至放在心上,是太子妃身边人,也莫要为太子妃委屈不平,太子妃的德望,两宫太后其实心里明白,皇贵妃心里明白,太子殿下心里更明白,快些去净面吧,瞧脸上的胭脂都糊成一片了。”

    她推开门,只见外间挨着窗的炕床上,明珠正坐着奋笔疾书,见她来了才搁笔想要起身相迎,春归赶快两步过去,她也不行礼,伸着脖子一看炕几上的宣纸,先就笑了:“明meimei是靠默写《荣枯鉴》静心凝神?”

    明珠拉着春归往炕上坐,自嘲一笑:“善恶有名,智者不拘,天理有常,明者不弃,这道理祖父自幼便教导给我,不过是我心性尚且不够沉稳,才因他人之责训浮躁。”

    “圣慈太后可不是他人,是明meimei的尊亲祖母,受到长辈无端责斥,明meimei又不敢顶撞争辩,心里浮躁自然是难免的,我们这般的年纪,若能修练成心如止水,倒反而与那槁木死灰无异了,明meimei能以默写《荣枯鉴》平息情绪,这法子倒是新雅。”春归笑道。

    方才听明珠说起慈庆宫发生这场祸端。

    “是史才人,她原就有些尖酸刻薄,又爱挑拨离间弄小性,不为殿下所喜,她心里便越发的气躁了,不

    敢在我跟前不敬,常寻其余姬妾的不是斗嘴使气,尤其对待和她一齐入府的魏才人,都不知把魏才人气哭了多少回。魏才人小产之后,我劝着殿下对魏才人好生安抚,殿下便有两晚亲自去看望,这引起了史才人的妒恨心,不知她暗中使了多少钱,竟买通了魏才人屋子里的宫人,打听得原来魏才人根本就没饮医官开方让她养胎的汤药,这才导致小产。

    史才人一状告到了寿康宫,圣慈太后一听就动了怒,叫魏才人去当面训斥,逼着我狠狠惩诫魏才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