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4/5页)
设立了许多育婴堂。如巡视漳州府的一个官员说:"漳俗多溺女者,余心为恻然。谓此非莅民责耶?爰集郡县诸长,谋所为收恤计,乃建育婴堂如京师、吴会诸地例。官出俸钱倡始,岁率为常" 。因此,从福建各县育婴堂的建立也可以看到当地溺婴习俗之严重,可见下表: 表四清代福建设置育婴堂的县: 福州府:闽县、侯官、古田、屏南、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福清; 福宁府:霞浦、福鼎、福安、宁德、寿宁 ; 漳州府:龙溪、长泰 、诏安 永春州:永春、德化、大田 ; 兴化府:莆田 、仙游 泉州府: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 邵武府:邵武、建宁、光泽、泰宁 延平府:南平、沙县 、永安 建宁府:建安、瓯宁 、浦城 、崇安 汀州府:长汀、宁化、清流、上杭、武平、永定 龙岩州:龙岩、漳平 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清代福建共有45个县设有育婴堂,其时福建总共不过56个县而已,所以,我们可以说:清代福建各地普遍存在严重的溺婴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各县遍设育婴堂。 三、民国时期福建人口的自然构成 民国时期,中国建立了早期的户政制度,每家每户都有户口簿,官方登记在册。应当说,这一户口制度比中国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户口制度都更为严密,这是因为,民国管理户政的工作比清代有很大的进步,清朝是考里甲长登记人口,而民国时期有一支庞大的警察队伍,这支队伍虽然不像欧洲那么有效,但它的实行,将户口登记转为日常工作,毕竟是较为有效的人口登记。因此,虽说民国时期无处不在的官僚制度使人口清查工作打折扣,但毕竟使中国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户政制度,而其对人口的统计,也就比清末要可靠得多。 民国时期的福建人口档案迄今仍保存在福建省档案馆。该馆的副研究员李少咏整理了民国时期的档案,将其编成《民国福建各县市(区)户口统计资料19121949》一书,今摘录其中有关人口构成的资料: 表五 民国福建全省户口统计表 (19121949年)单位:户、人 期间 户数 总计人口 男 女 壮丁 备注 1912年 3012394 15849296 8907602 6941694 内务部调查经刘大钧陈华寅厘订 1913年 3088701 16166176 9113458 7052718 内政部调查 1919年 1841133 9098533 5241922 3856611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 1938年 2028019 11894962 6455016 5439946 各县政府呈报 1939年 2027370 12012198 6496586 5515612 2117361 各县政府呈报 1940年 2112098 11945099 6419288 5525811 2063628 1941年 2111655 11868201 6281295 5586906 2030859 未含厦门、金门 1942年 2156509 11540055 6068841 5471214 1935090 未含厦门、金门 1943年 2166970 11654187 6090217 5563970 1924494 1944年 2304073 11349226 5917265 5431961 1945年 2366891 11099364 5789807 5309557 1946年 2397895 11097204 5798688 5298516 1947年 2442835 11120941 5752617 5368324 1948年 2447970 11143083 5771334 5371749 2113114 1月份数字 1949年 2469020 11141921 5764645 5377276 2165772 1月份数字 该表清楚地说明:其一,民国时期福建长期存在男女性比例失调问题;其二,民国时期福建性比例失调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缓和之势,之所以发生这一转化,是因为福建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十年红白战争、八年抗战、三年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