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_第2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节 (第1/2页)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得就是鬼谷子,华夏几千年来能够隐居深山足不出户,还能将这句华夏谋略文化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人,鬼谷子绝对是响当当的一位。”

    …………

    弘晙阿哥慷慨激昂的一通大论,将鬼谷子夸成一朵花儿,众人都听得呆住,却也都是认同。

    无他,一切都因为鬼谷子有四位好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这就是武学院的力量,这就是做老师的魅力。鬼谷子因为四位学生,在历史上熠熠发光,后人念起鬼谷子的名字,就觉得其闪耀着古老的神奇光芒,智慧魅力。

    弘晙阿哥发现众人的回应,更是讲得流利,一点儿也不打磕绊。

    从鬼谷子聚徒讲学,教导学生养性持身、纵横捭阂之术,《鬼谷子》和《本经阴符七术》,讲到汉武帝建立的正规武学院雏形——羽林军,再到唐朝的武举,《灭蛮经》《推背图》等教学书本本……

    “宋朝建立武学院,学习《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王安石先生还针对当时教育情况,提出来‘士之所学,应文武并重,不论其才之大小……’”

    “宋神宗建武学,兵部尚书掌管学务,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公费供应学生食宿,教导诸家兵法、弓矢骑射等术,历代用兵成败的经验教训,前世忠义之节足以为训者……学习期限三年,考核严格……”

    北宋和南宋的武学院兴起、关闭等等事例一一道来,包括当时的历史现实,然后弘晙发现都没人说话,他玛法和他阿玛也不说话,生气。

    “玛法、阿玛,”小嗓门里还带有明显的委屈劲儿,“宋代武学兴盛,与外敌入侵的危亡处境有关,也与其重视武举的考试制度分不开。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

    强敌林立,我们要大力培养好将军,好的火器研发人才,重文弱武是不对的。”

    “武者也要学习,衣、食、住、行、医、理财、治国方案、外政外交、兵书战策、兵器发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养生教子……

    于民,强身健体,明理懂是非;于国,提高军队战斗力,选拔将帅之才……”

    皇上……

    四爷……

    其他人……

    乖乖,弘晙阿哥的架势,他们若是不答应,他能一直哭到回京城。

    皇上提前回京,四爷和四福晋留下来,弘晙阿哥受到大委屈了,弘晙阿哥要闹腾,对比文更为喜欢武的弘晙阿哥要建类比国子监的武学院。

    众人都忘记饥饿,一起看向他们的弘晙阿哥。

    弘晙阿哥……

    眼睛一瞪,腮帮子一鼓,气呼呼地挨个看一眼。

    看得他们撑不住。

    皇上刚要说话,又听到一串车轱辘话。

    “玛法、阿玛,当年鬼谷子决传授《孙子兵法》和纵横术给他的弟子们,以此济天下救世人,扶正战邪,后来唐朝的李淳风、张遂,宋朝的王安石,也都立志于教导世人军事战略。

    弘晙相信,我们大清国也有这样的武学大家。”

    “‘习兵马稍知书则不负教养’。武人也要正规学习。尤其是现在,各种火器,大船越来越讲究技艺水平,将士们手握撼天动地的国之利器,要懂得基本的家国天下道理,要看得懂大船上各个部件的标识……”

    皇上……

    四爷……

    其他人……

    “习兵马稍知书则不负教养”?这是南宋高宗赵构说的吧?小四阿哥,你的胆子,哪里来得幺?

    集体沉默。

    四福晋发现到时间了没有一个人回来用膳,出来甲板上一看这个情形,也不敢开口。

    皇上看着依旧气呼呼的乖孙孙,一抹脸,终于找到自己的声音。

    好吧,乖孙孙要闹,他能怎么办?

    “行,玛法答应弘晙。”

    “玛法回去京城就开始办这个事情。”

    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正好八旗子弟的不良风气给纠正过来,可以进一步将那些可造之材训练出来,乖孙孙提出的这一项大事,也就是将其“正规化”而已,没什么。

    嗯,这没什么,乖孙孙消气就好。

    四爷看到汗阿玛宠溺弘晙的样子,心里一叹。

    四爷眼角余光看到妻子的身影,刚要开口哄哄儿子去吃饭,又听到一句。

    “还要办单独的琴棋书画学院。”

    四爷……

    皇上……轻轻咳嗽一声。

    “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