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提点 (第3/3页)
把表面功夫做足的话,宣王能不加紧练兵吗?” “况且,如果皇上是真心要派我出征,我又是怎么恰巧病的?” 那人一惊,只瞪大了眼珠子,瞬间没了言语。 江声看见那人的表情,在心里比了个“耶”,暗道一声“计划通”。 他乘胜追击,鼓动道:“我还得接着装病,所以等会儿你出了这个门,就可以代我转告那些糊涂虫,可别让他们站错了边,减少了咱们的胜率。” 话里俨然一副哥俩好的意思。 那人点头应下了。他直起身来,向阮玉告了辞之后就走了。 也按照和江声说好的那样,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了,只是没有没有提及消息来源。 他只说是自己用道具卡得来的消息,说服人的理由则原版照搬江声的那套说辞。 他在太阳底下敲某高门大户的门时,江声正在家里喝百合莲子粥,乐得清闲地继续装他的npc。 与江声遇到的那个傻子不同,那些站在朝堂上的人可是一个比一个精明。 倘若不是‘周川’的战略储备够丰富,秦争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他们接二连三的发难。 虽然从结果上来看,他们似乎是和平解决了那些问题,但是秦争却知道,这不过是风雨欲来之前的闷雷罢了,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而在风雨来临之前,他要做的就只能是静观其变。 只是还没等到正午,都城的风向就变了。 秦争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总之大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小到城墙脚下摆摊卖薄皮混沌的小贩,全都在传老皇帝改遗诏的时候,徐大将军是在场的。 在宫里有个一官半职的人脸色皆变,有些人是在慨叹自己站对了人,有些人则大呼这是痴儿的妄言。 丞相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地摔了手边的瓷器,旁边的女眷面色都忧惧地看他,却不敢上前劝阻。 他怒不可遏地大喊:“这简直是胡说八道!老皇帝改遗诏的时候,他徐常怎么会在场!在场的人分明是……” 他气地浑身发抖,但终究是止住了话口。 他的夫人是知情人,急急地走出来拍他的背,免得他喘不顺气。 几个下人唯唯诺诺地看着,在心里却并不把他的话当真。 他是宣王的舅舅,所以他自然比谁都希望宣王当皇上。这一两年明里暗里中伤当今皇上的事也没少干。 只不过说的最多的无非还是当今皇上身体里流着一半域外的血,以及弑父篡位改诏书之类的事。 如今后半段谣言不攻而破,前半段根本称不上是一个强有力的反对理由,他自然就气急败坏了。因此他的这番暴怒,反倒像是坐实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至于平头百姓之间就更简单,他们可不知道朝中每天的明争暗斗。 他们只知道徐常是保卫国土二十余年的大功臣,而现今的那个皇上也是个减税拨地的好皇上,不管消息是真还是假,他们反正都当成真的听。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京都。 消息传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有些变了形。 一个拎着菜篮子的女人小步跑到树荫下,跟旁边正在补衣服的女人小声说道:“我听人说老皇帝饮食里的毒是宣王下的,所以他才临时把皇位传给了如今这位。” 和‘周勉’久居宫中不同,‘周川’自年少时就跟着军队几度出征。每每他骑着骏马凯旋归来的时候,总有一群待字闺中的少女远远地看着,偷偷羞红了脸颊。 那些少女或许现在已经嫁做人妇,又或为人母,但当时的那份悸动还没忘,于是传播起这些消息来更任劳任怨。就像是主动给自己爱豆洗黑料的粉丝。 只是这传闻飘进皇宫的时候,连秦争本人都沉默了一瞬。 那太监主管的脸上则闪过一丝怔愣。 秦争沉声问他:“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太监主管低着头回答:“老奴不是说了,先帝当时改遗诏的时候边上站着的是丞相。只是丞相站在宣王那边,矢口否认了。” 他尖着嗓子说:“不过不管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总归是对我们有利的。” “丞相当时不愿意承认,现在再承认也迟了。再者说,徐将军在百姓心中的分量比丞相还重些,更有利于增加可信性。” 秦争不置可否,只问:“那倘若徐将军凯旋归来之后否认了该怎么办?” 那太监总管的眼中闪过一抹阴光,说:“那就让他光荣殉国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