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蒙古第二次西征有感_第2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第3/4页)

直到崔彧唤他吃饭才起了身。

    李彬乍一抬头眼前直冒金星,晕晕乎乎走了几步,看得崔彧心惊胆战忙去搀扶他,待李彬缓好了才松手,“今日耶律先生回来的早,说是要大家一起用晚饭。”

    “好啊。”李彬点头,耶律楚材忙于政事,平时很少有机会能这般老少几人独处。

    耶律楚材虽官居高位却生活清贫,几个人吃饭也就是五六个菜并一锅汤,主食却是难得的米饭。李彬北上到耶律楚材这以前,一日三餐具是干巴巴的面食,和些牛羊rou,都快吃吐了。跟了耶律楚材后占了他的光,才得以吃些蔬菜米饭之类。

    饭后,耶律楚材也没有赶他们走的意思,而是把他们又叫到了一起,取了笔墨纸砚来,竟是要考校他们最近所学。梁小宸自觉并无才学,乖巧去沏水倒茶做起了书童。

    “近**们都读了些什么?”耶律楚材接过热茶抿了口,缓缓问道。

    崔彧与李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崔彧先开了口,“除了您之前叫我读的敕令外,我还看了《泰和律》和先生您做的《便宜一十八条》。”

    “哦?”耶律楚材抚须一笑,“可有什么想法?”

    “小子以为,蒙古人并未有成文法典,皆以成吉思汗所设大扎撒为准,幸得先生高才大略,做得此篇《便宜一十八事》,既定政略,吏治,赋税,刑法等等,包罗万象,不可谓不广泛,然近日观阅金朝所制《泰和律》,《泰和律》更适宜在汉地治理汉人,相比之下,《十八事》倒只适合做临时之用,若蒙古大汗想长治汉地,还需得再行说法。”

    “不错不错,你果然有个好脑子!”耶律楚材频频点头,“你将我心中所担心的都讲出来了,我正有以《泰和律》为基准再定蒙古典章的打算。”

    李彬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暗暗叫好,当初一同离家到草原来,自己每日还在看闲书,崔彧却已经有了如此成长,和几月前判若两人,不能不叫人艳羡。

    耶律楚材一高兴又抛出了问题,“我就再出个题难为下你,你且写写蒙古欲要入主中原还需什么措施。”

    “是,先生。”崔彧答应道,卷起衣袖抄起毛笔沾饱了墨,略加思索便笔走龙蛇。

    耶律楚材又看向李彬,“徒侄,你也说说。”

    “额……这……”李彬自觉比起崔彧差得太多,羞得满脸通红,“我不如崔兄机敏好学,也没那等广阔眼光和胸襟,说起来很是惭愧……”

    耶律楚材摆摆手,叫李彬不必拘谨,“你不必介怀,有什么直说就好。”

    “学生最近除了学习蒙古文字,便是读了师伯随成吉思汗西征时所做的《西游录》和师伯的随笔诗词。”李彬心中忐忑偷眼一瞄耶律楚材,见他并没迁怒自己偷懒,只是仔细倾听才稍稍放心,又继续说道,“我随兄长曾去西域经商,然路途遥远补给有限,最远只到了高昌、伊州一带,之后便返回中原。今日刚好读了师伯西行的手记,对西域世界颇感惊奇,想不到西域也有如金山河谷这等鸟语花香水草肥美之地;还有书中所写原哈喇契丹都城虎思斡耳朵,原花拉子模的忽占等等,讹达剌城等等,我从前见都没见过甚是好奇。”

    李彬讲的有些快,喘口气继续说道,“师伯那篇《西域河中十咏》中所写‘葡萄垂马乳,杷榄灿牛酥。酿酒无输课,耕田不纳租。’其中把榄牛酥还有西域美酒我实在想尝尝……还有还有……”

    李彬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见耶律楚材但笑不语,心里一慌,声音越来越小再不敢说些什么只怯怯地看着他。

    “哈哈哈好男儿就当走遍四方,你有远行之志是极好的。”耶律楚材拍拍徒侄的背笑道,“当年我随成吉思汗西征时便如你这般,见了什么都是新鲜的,所以才写作此书。”

    “那……那我有生之年能去看看吗?”

    “如何不可?西征后,哈喇契丹与花拉子模故地皆为蒙古所有,也儿的石河以西的钦察草原乃是术赤王爷家的封地,术赤王爷虽已作古,拔都和斡尔达王子依旧在那处镇守。”

    李彬仔仔细细听着,生怕漏掉任意一个字,听到这个名字时诧异道,“拔都?又是王子?我怎么没在哈拉和林见过?”

    “术赤王爷与几位王子已是分封在外了,须得在外驻守按时向汗廷纳贡,平时当然是见不到了,不过眼下他们就快回来。”

    “是吗?”李彬眼前一亮。

    “再过两月便是大汗寿辰,想必拔都王子也会前来贺寿,到时你一见便知。”

    李彬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梦里的他曾提起过这个名字,想不到竟是蒙古宗王。难不成自己与蒙古皇室还有什亲戚?

    不但如此,他已在哈拉和林见过许多王子了,如贵由、蒙哥、忽必烈、旭烈兀等等,却还没见过长王一家的后代们,心中满满的好奇。

    此时崔彧的文章也写好了,将那写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