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4章:她是最大的债主 (第1/3页)
布朗尼有点弄不懂。 说实话,他不认为苏云裳有做这个的必要。 他觉得夫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如同开了天眼一样的预判和分析,才是她的专长和天才所在。 事实也证明了,不管是次贷风暴中,那神来一笔的巨大攫取到的收益,还是此刻她淡定从容,运筹帷幄中的横扫英国市场,以及即将被一并囊括在内的整个欧洲市场的自信。 都已经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说句难听话,就算夫人现在什么都不干,如今拥有的一切,都足够她和平安小姐,几辈子都花销不尽了。 当然,夫人不是这样甘于平淡和满足的人。 对她来说,赚钱已经不再是为了钱本身,而是一种有意思的乐趣了。 可正因为这样,他才不理解,夫人为什么要舍简就难,去收购实体企业的股票。 如果只为了以后好留给儿孙,长久的收益的话,不是已经有了他们ubs的那份股权分红了吗? “夫人,请恕布朗尼多嘴,如果您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的话,作为您的大管家,我必须要提醒您,虽然那些企业,从过往到现在,都是不可小觑的庞然大物,但是正因为这样,所以股权的构成体系,才越加的盘根交错。” “当然,我绝对相信,在夫人你的运筹帷幄之下,凭借咱们手里的庞大资金,别说成为一个股东,便是彻底砸出分量比重大的执行董事席位,都是办得到的。” “只是夫人,有这个必要啊?” “尤其是您现在,还是唐国人的身份,既不是米国人,也不持有欧盟成员国的护照,而您看上的那些大工业集团的股东位置,说句不好听的话,还从来不曾出现过一个唐国人。” “我这样说,想必您一定是懂的。” “西方人,尤其是上层的那些,太多人对唐国,都是不那么友好的,他们欢迎唐国的资本,来自己的国家烧钱,可要是想要凭借着资本,就进入他们的高新支柱产业的话——” 布朗尼摇了摇头,“这是基本不可能的。你给再多钱,他们也不会把股权卖给您!” “或者说,就算他们想卖给您,但是他们身后所在的国家,也不会允许。” “严重一点,完全会被上升到叛国罪的!谁会愿意面临这样的制裁?” 苏云裳默默地颔了颔首,知道布朗尼说的这个,其实就是国际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所谓的唐国威胁论。 只不过这种意味,都是放在台面下,不会公然拿出来说罢了。 但是正如布朗尼所说的这样,西方人,对唐国,的确是抱着非常大的警惕心态。 如果她要出面,直接去收购德国奔驰汽车,或者米国通用的股份的话,别说人家根本不可能卖给她,就是电话里谈的可能性,都不会给一点。 苏云裳也的确不是想要凭借,收购这些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来赚钱,还是什么。 正如布朗尼所想的那样,如果光只是为了钱,她的钱已经多的烧都烧不完了。 还要买什么公司,赚什么钱? 她为的不过是一个未来的,可能的机会。 国人聪明才智者太多,国家也逐渐在崛起,虽然这些年奋勇追赶发达国家,但是究竟定鼎新江山,才不过区区几十年。 根底太薄了。 唐国不缺人才,可缺少积累和时间。 简单点说,工业时代,科技时代,人才和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西方对东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封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苏云裳决定相信,就是到了不管多少年以后,人家对唐国,依旧会是如此。 当然这也不能因此,就责怪西方国家太小气,谁都知道,技术领先,工业发展自然也就领先,国力财力也就更不用说了。 换了是祖国在这方面领先人家国家,也没有白白的把技术,卖给别人的道理。 所以,国与国之间,谈不上仁慈。 她也不是自己赚了点钱了,就一下子把自己拔高到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就要大包大揽,为国为民的地步了。 她只是觉得,既然这次是一个机会。 趁着金融风暴的袭击,令得几乎全米,乃至全欧洲的金融体系,都受到重创的当口,如果这个时候,她不趁机,插进去一只脚的话。 等这些西方国家的经济,缓过气来的时候,再想进去,就更加没机会了。 至于现在收购了一部分股份,以后到底是不是,具体真的能派上用场,苏云裳并不多做什么考量。 就算没用,留在手里,也不至于会砸在手里。 毕竟都是世界500强集团。 盈利是必然的。 她手里留有股份,每年的固定分红和收益,总归是实实在在的。 可要是万一,以后能用上的话,现在做的这小小的一个后手,那将来,可就能发挥不小的功用。 人都是不长前后眼的。 苏云裳觉得自己有幸有两段记忆,委实是一种天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