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5章 吴乞买一犯中原 (第2/2页)
宋朝军队一见金军的马队,没有任何抵抗力,只能弃城而逃。 很快,东路金军又占领檀洲、薊州。西路军攻破朔州、武州、忻州、代州后进围太原。 当时北宋的兵马大元帅是童贯,正在太原城内监军,见金兵兵临城下,慌忙提出与粘罕谈判。 粘罕口出狂言:“只要宋朝将河东、河西地区割给金朝,我军便放弃攻克太原。否则,直逼汴梁,杀个鸡犬不留!” 童贯吓得屁滚尿流,急忙用金钱美女稳住粘罕,迅速赶回东京报信。北宋君臣听得,顿时慌作一团。 宋徽宗万万没有想到金人撕毁“互不侵犯条约”,这么快就占领宋国几十座城池,慌忙承认自己“任用非人,过听妄议,兴作事端,蠹耗邦材”。 最令东南人民所痛恨的花石纲立即下令罢黜,对杀死钦差朱勔一事也不追究。 同时罢黜了内外制造局以及西城所的租课;命令将西城所掠夺来的土地归还原来的业主;还将大晟府、学乐所、行幸局和教坊额外人、待招额外人,艮岳宫的官吏予以裁减,并且下了“罪己诏”,要各地官兵和民众起兵勤王,抵抗金兵南侵。 宋徽宗表面上要改过自新,准备抗金,实际上他想到的只是逃跑。 为了便于逃跑,他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想让儿子以监国的名义来替他抵挡金兵,自己保持着皇位向金陵逃命。 徽宗的决定遭到李刚和秦敏一些大臣的坚决反对。 李刚在京兆府任上期满后,回到东京任太常少卿,他和秦敏要求徽宗立即传位给皇太子,以便更新政局,组织军民抵抗金兵。 这时候,东路金兵距汴京只有十天的路程,秦敏向徽宗提出三天之内传位给太子,太晚了新皇帝就来不及组织军民抵抗金军。 徽宗见众议难违,只好同意退位,让太子赵桓接手皇位。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徽宗赵佶假装得病跌到地上昏迷不醒,大臣急忙灌药后又装着苏醒了,于是伸手索要纸笔,用左手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就这样,皇太子赵桓才做了皇帝,是为钦宗,年号靖康。 钦宗登上皇位后,以蔡京、童贯为首的徽宗集团与新皇帝的矛盾就表面化了。 蔡京父子、童贯一伙根本不把钦宗放在眼里,当金兵南下渡河的消息传来,他们簇拥徽宗携带家属、财产逃向南方。 童贯甚至拒绝接受东京留守的任命,一心追随徽宗而去。 赵佶的禅位,对烟雨青楼中的李师师的影响可想而知。 自从以郑皇后为首的后妃对赵佶发难:不要与风尘女子来往过密,赵佶去镇安坊的次数明显少了。 师师似乎感觉到这是后宫嫔妃对自己的威胁,便和赵佶达成一条“君子协定”,未经她许可,赵佶不能擅自到镇安坊。 赵佶答应了这个近乎“屈辱”的条约。就像他答应金兵:一旦灭辽后,土地归宋;子女玉帛归金的屈辱条件一样。 师师成功地将自己的美,化作进攻的矛和自卫的盾,对赵佶姥姥掌握着主动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