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分节阅读_140 (第2/3页)
国府大房的体面。说真心话,她更希望自己的亲兄弟能成为自己在宫外的依靠。 可是自家长兄,是什么脾气秉性。她已经不指望了。本来她还想着要指望一下宝玉的。可省亲那天,她便发现了宝玉与自家兄长有着同样的呆气。 虽然看起来,倒也有些个灵气。但整体却没有大房的儿孙要稳重。 她也不知道心中对于自己的这对胞兄弟是个什么样的心情了。有时候想想,也许真的如嬷嬷说的那样,遗传真的很重要吧。 不然大伯跟父亲都不是读书的料子,可大房的三弟堂兄弟个个都有读书的天份。想来便是遗传到了大伯母那里。 而自家,元春叹了口气。不提也罢。父亲不会读书,母亲的娘家王家舅舅又是走了武官的路子。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 这么一想,到是觉得小表妹兼弟妹林黛玉身上,倒是有些像大伯母。要知道林家姑父可是探花郎出身呢。也许宝玉和林meimei将来的孩子是个会读书的呢。 不过转念一想,宝玉和林meimei的年纪,想要圆房和有孩子,估计还要等上几年。而成亲多年,只有一女的亲哥哥家,又被元春惦记上了。 “人心易变,而人又太容易变老。现在看着好的,谁知道十几二十年后是个什么样子。在我们小百姓的家常话里,便有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的说法。客栈帐房不等于掌柜的,娶了帐房的闺女,等到掌柜的想要换人,帐房有再大的功劳,天大的本事,也是要换个地方的。而且太早的惦记客栈的下落,掌柜的又如何会高兴呢?” 唐朝话里的意思很简单,你还没生出儿子,你男人还刚刚登上皇位,现在就拉帮结伙的,是不是太早了些。 而且是人都会老。你现在就下注委实过早了些。别管是尚书的闺女还是宰相的女婿。等到你儿子长大的时候,估计都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 最重要是野心太早的流露出来,也不怕被人当了出头鸟。话里有一句话没说,却是很清楚地让元春想起了现在的皇帝,当初的越王是怎么个上位法的。 悄无声息。 在那之前,谁又能想到最后坐享其成的,竟然会是一直不得宠,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势力和影响力的他呢。 元春被唐朝的话,猛然打醒了。封妃,省亲,她有些飘飘然了。尤其是这一次省亲,竟然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 幸好,幸好。 本想起身给唐朝行个礼的元春,突然想到这是后宫,杀人不见血的后宫。若她真的那么做了,这件事情,就很有可能会被人传出去。这对她自小就亲近的李嬷嬷非常的不好。 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去的。 这不是感激而是坑害了。 “娘娘在外面的产业,还在臣妇手中。臣妇想着娘娘在宫里开销大,等到以后有了孩子,开销就会更大。所以准备每年除了三分之二的收益给娘娘送到宫里来,其他将剩余的钱,买年再买些个庄子和地来。” “嗯,嬷嬷看着办便是。”对于这一点,元春还就真的相信唐朝。几十年的信誉在那里做担保呢。 “这几年,臣妇还能cao这一份心。再过几年,等到宝二奶奶圆了房。臣妇想着便可以交给她为娘娘管着这些了。而且也名正言顺。” 元春皱眉,“…林meimei?” “是的,这几年我看着,宝二奶奶的性子也是好的。其他人,无论是珠大奶奶,还是奴婢家的媳妇儿,都没有她来得让臣妇放心。娘娘久居宫里,宫外的事情,必要找个信得过的人。臣妇这个年纪了,不得不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