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珠玉_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15 (第3/6页)

林海遂择了一日发帖将三人请来府中,先置了一席请三人饮宴,待吃罢饭,撤去残席,方才将此番邀请三人的目的道出。

    三人闻说此番林海欲出题考较他们,便也各怀心思。这名邵子彝的一听这话便心下一凛,心生退意。而他身旁的贾雨村平素倒也自诩才干优长,遂闻罢林海之言倒还能泰然自若、稳如泰山。至于剩下的杜世铭,早已从谭钦思的信中得知了林海将出题考查,且还知晓了考题并钦思随信附上的煦玉在之前所作的样诗,遂此番最是成竹在胸。

    还未待另二人开口,杜世铭便已立起身深深作了一揖说道:“林大人之命,晚生不敢不敬从。”

    一旁另二人见杜世铭已率先开口,他们不可不应,遂只得忙忙地随之说道:“领命,领命。”随后便请教诗题。

    林海随即便命家人换上文房四宝并花笺,其上写着这次的诗题。此外又有一礼盒,其中放着一张百两的聘书。曰是诗成者当即便奉上贽礼,拜为座上之师。其余抱憾落选之人,则奉上五两程仪一封,作为往来资费。三人一听,心下亦喜,只道是来此一遭,倒也并无损失。随后将花笺展开来看,只见其上翰墨正是笔走龙蛇、蜿蜒恣肆,正是贾珠所出那题。

    随后只听林海状似无意地提道:“此花笺正是出自小儿煦玉之手。”三人听罢,自是知晓林海言下之意,谁人不知这林家长子乃本科探花,弱冠登科,学富五车。此事既有林煦玉介入,无疑是一个下马威,他人若是才华不济,无异于班门弄斧。

    其中邵子彝为人倒也忠厚,见题烦难,便也率先开口说道:“晚生一向惟留心专研章句时文,这诗词一事并非长项,此番恭请诸位高才留题,晚生怕是无法领教了。”

    而一旁贾雨村见状心下亦是七上八下、忐忑难安,然若是就此轻易认输,则显得自己似是无能之辈,心下却是万分不甘。只道是这诗题说难亦非绝难,若是勉力一做,倒也勉强凑得出一首。正犹豫着,便见身侧的杜世铭执起跟前湖笔道句:“此题既出,学生便也献丑了。”说着便提笔写来。

    却说当初贾珠在丰乐楼命题之时,煦玉便嫌了该题简单,当即便提笔一蹴而就,以该题作出一首七律。随后交与贾珠并钦思观看之后二人俱是赞不决口。而贾珠唯恐此番杜世铭作诗出甚茬子,遂令谭钦思将煦玉之诗寄与杜世铭做参考。而杜世铭收到之后阅罢,自是心悦诚服,大为赞赏,心下只道是这林大才子果真名不虚传。之后便也模仿煦玉之诗苦吟了一首,虽未必如煦玉之诗高妙,然倒也不落下乘了。而此番见林海所出诗题果真如钦思信中所道那般,遂心中更是自信满满,将先前准备的那诗誊写出来。

    而一旁雨村见状,心下亦不甘就此服输,遂只得勉力凑成了一首,亦来不及细细思索,便写下交了上去。结果不用其他人评判,只阅罢杜世铭之诗便知自己那首差得甚远,比之不过。遂便主动开口说道:“杜兄高才,此诗真乃佳作,在下是输得心服口服。”

    一旁的邵子彝见贾雨村已是干脆地认输了,遂也附和道:“杜兄之诗的确高明,佩服佩服!”

    林海听罢二人之言,在看过杜世铭之诗后亦是点头称是,遂便当即聘了杜世铭为西席,将程仪交与另外落选的二人,又命熙玉出来拜见先生。随后又命人奉上茶果,一行人吃罢,方才各自去了,惟留下杜世铭于林府坐馆,教授黛玉熙玉姐弟。

    ?

    ☆、第三十五回 赚钱集资开办银号(一)

    ?  话说上回贾珠妙计择了杜世铭坐馆林家从而辞退了贾雨村,致使雨村此番惟有前往别处谋求馆职,遂暂且令贾雨村无法与自家攀上关系。至于此举到底能否一劳永逸,抑或最终雨村点了金陵应天府知府之职,又与金陵薛家牵三搭四的,贾珠便也鞭长莫及了。

    此番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又一届科举在即,彼时贾珠在翰林院任这庶吉士已满三年,最后一次朝考,贾珠便也顺利通过。而贾珠见习成绩最终被侯孝华评了一甲而与他同一期的须洲则不过被评了二甲。贾珠见罢这一结果,倒也着实惊讶意外了一番,可知孝华为人最是眼高于顶、吹毛求疵的,贾珠能得此评价,可谓是日出西边、铁树开花了。最终贾珠授了翰林编修而煦玉已迁翰林侍讲并入值南书房。

    另一边,却说一年以前贾珠接手的金陵祖籍的祭田监管一事。此番正值秋收季节,贾珠收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