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页 (第1/2页)
“我说两句啊。”陈思国放下茶杯说道,“虽然咱们跟老大哥是同一阵营,老大哥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但是咱们老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老大哥再怎么说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跟咱们一条心,所以老高你一定要学聪明点,咱这小红楼能换回来多少东西就看你的了,” “老陈,你这样一说我心里压力很大啊。”高成华苦笑道,“那要是人家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守口如瓶我能怎么办?总不能硬逼着人家说吧。” “是不能硬来,但是老高你就不能变通一下。”何大炮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想想办法嘛。” “那你给我想个办法。” 高成华无奈道。 “我这……行行行,我先说一个,你就安排会饿语的技术员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务必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这总有一句两句的带出来点啥的时候吧。” “老何这说的也是个办法。”唐德恺点头,“人都到咱们这儿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大家都多想想办法。” 在唐德恺一干厂领导想着如何从苏联专家哪里尽可能多的得到技术信息的时候,苏联专家终于到了。 而比苏联专家还先来的,还有一位同志,叫做邹志鑫,上级调仁他做机械厂的书记。 也就是说唐德恺卸任书记一职,只做厂长。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随着机械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厂长书记一肩挑的情况自然是要改变的,这也是对唐德恺的一种保护。 …………………… 火车站。 “哎呀,我们厂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专家们盼来了。” 邹志鑫长着大嗓门高声说道。 邹志鑫是从部队转业下来的,长得活似包公,说话震天响,做事不拘一格,唐德恺经过与他短暂的接触,得出了这是一位正直却又不迂腐的汉子。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厂指导生产,真的是太欢迎了。”唐德恺也伸出手说道。 这次苏联专家团一共六人,五男一女。 外事局的同志给大家介绍道:“邹书记,唐厂长你们好,这位是专家团的团长叶夫尼根同志,这位是列夫米拉同志,这位是阿斯莱夫斯基同志,这位是谢尔盖耶夫同志,这位是柳德米拉同志。” 唐德恺和邹志鑫跟专家们一一问好,今天景文充当翻译角色。 “我们已经准备好汽车了,不如我们先带各位专家同志去品尝一下我们当地的美食再回去?” 唐德恺热情的说道。 景文翻译给苏联的专家们听。 他们也没有意见,做了许久的火车也感到疲惫。 今天来接他们的是两辆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