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页 (第2/2页)
小学,中学,厂属职工俱乐部,供销社以及邮局分局和银行支行。 可以说,这里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需要踏出厂区一步,就可以过完一辈子。 走在厂里,柏油路两侧还十分瘦小的白杨树叶子被沙尘暴吹的呼呼作响。 只是现在路上没有几个人在行走。 不是因为沙尘暴,也不是因为大家在上班,而是因为厂里有一大半的职工已经停工。 导致他们停工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国内大部分地区遭遇了连续的旱灾,自去年起粮食就大幅度减产,国内经济陷入困境。 最重要的是中苏两国关系交恶,北边的也不复之前一派和和气气的老大哥形象,反而一下子成了逼帐的黄世仁,逼得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还账,钱不够就用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换,使得本就遭遇了自然灾害的地区更加饥饿,粮食不够还得拿铁矿石,铜矿石还账,没有了铁矿石钢铁厂自然就停产,钢铁厂停产,作为下游的机械厂自然原料不足停产。 唐阮阮往上拉了拉口罩,鼻腔里灌满了沙子的感觉很不好受。 这样的天气无法骑车,她只好步行给林红绣和唐德恺送饭。 手里提着装着饭盒的网兜,看到前面一泼沙子被风裹挟着袭来,唐阮阮赶紧背过身去,感受着自己的头发被吹乱,吹到前面去,等到这一波风沙过去,继续前行。 五九年的唐阮阮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大姑娘了。 由于每天都喝空间里的灵水,再加上这几年不断吃喝,唐阮阮的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比之厂里很多成年女人都不逊色。 好不容易走到了行政楼,又来了一波风沙,唐阮阮快步冲进楼里,才没有被风沙席卷。 这栋行政楼其实就是几年前为了迎接苏联专家团而修建的小红楼。 后来因为两国关系交恶,苏联专家团在三年前回国,这栋楼就成为了行政楼。 现在唐德恺和林红绣他们都在这栋楼里办公。 “小阮阮来给你爸妈送饭啦。” 大家看到她都纷纷地跟她打招呼。 “今儿你哥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了?” “仇阿姨就喜欢开人家玩笑,现在哪里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吃啊,还不是烧了几个土豆,就连土豆家里也不剩下几个了。” 跟唐阮阮说话的是以前的邻居仇建琳,她现在在档案室工作。 “倒是您,仇阿姨前两天我还听您家小权子说老家寄来了十几斤小米,这两天可算能好好补补了。” 仇建琳看着周围竖起耳朵听的人脸色微变,本来就瘦的脸上因为这两年的饥饿更瘦了,甚至有些骇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