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页 (第1/2页)
“武举那边是京渊在负责,他现在这么骂武将,就算京渊不在意,也难保其他人会不会故意排挤他。”萧霁宁想了想说,“武将那边京渊一个顶十,暂时不缺人,文官这边缺人,先让柳淮顶上吧。” 萧霁宁心里大概有了个定数后,便将所有试卷都归置放好,咳了两声清清嗓子,而后转头看向谢相陈钰他们,礼貌性问一下他们的想法:“诸位考生的试卷朕已阅完,几位爱卿呢?” 萧霁宁出声,谢相便堪堪回神,眉头微皱,瞧着甚是纠结。 可他是文臣之首,他若是不开口,其余人也不好开口。 萧霁宁心想谢相这会儿内心一定十分纠结,他也怕谢相开口说出些什么不中听的话,所以萧霁宁张了张唇,准备直截了当说他属意温榆为这届科举的状元。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陈钰就先开口了,他将手里的一份试卷捧起道:“禀皇上,微臣以为此子有为,是我大萧的栋梁之才。” 那份试卷是温榆的。 陈钰话音刚落,吏部尚书便道:“陈大人,我记得这位学生似乎是你师弟,你此言怕是有些偏私之嫌。” “杨大人,我早已不在谢相门下,所以温榆并非我师弟。”陈钰不慌不乱笑道,只是说到最后轻轻抬眸看了谢相一眼,“何来偏私之说呢?” 但说实话,这陈钰又是帮温榆瞒着谢相进殿试,又是这样帮他说话,就算他们已经不是同门师兄弟了,却依旧让人忍不住怀疑他们是一伙的。 这也不用怀疑,温榆在一品楼不是都说了吗,他对陈钰讲:若他当上权臣,必定少不了他的好处。 也许是这样陈钰才会如此帮他吧。 而温榆到底能不能当上权臣,全看萧霁宁的心思。 “那除了温榆之外呢?杨尚书——”萧霁宁点了杨尚书的名字,他似乎不服陈钰看中温榆,所以萧霁宁想听听他怎么说,“你觉得这些考生之中,可有出众之人?” 第126章 杨尚书微微垂首, 对萧霁宁道:“禀皇上,微臣倒是觉得, 裘文柏此人不错。” 裘文柏就是在温榆和柳淮前八个考生中, 唯一一个在试卷中点了兵权过盛不太好的考生,所以他的文章萧霁宁还是有点印象的。 他的文章萧霁宁记得写的确实还可以,朝堂之上吏部尚书杨文宇也算是个为官颇为正直的人——他还是支持七皇子的党臣。 “那谢相觉得呢?”萧霁宁不置可否, 看向谢相问道。 “皇上,老臣觉得柳淮,也可为我大萧栋梁。”谢相给了萧霁宁一个意料之中的名字。 毕竟这十份试卷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温榆和他的文章。 “柳淮、裘文柏皆是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