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大盗_第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1/7页)

    3,本章中出现的部分清军将领借鉴金庸先生《鹿鼎记》的一些设定,如图海、施琅、赵良栋、孙思克等人出场的时间地点,以上皆为历史真实人物,其中所列之人确为康熙朝名将,至于金庸先生杜撰之虚拟人物及故事桥段,笔者绝无抄袭之意。

    4,因为情节需要,笔者对文中出现的部分历史人物进行了修改,如周昌(周培公)、李光地、陈梦雷等人的年龄及生平经历。

    5,本书出现的康熙朝火绳枪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可见《清史稿?世祖本纪》),文中把抬枪归入火炮类(当时抬枪规格不一,但就兵器性能来看,笔者个人认为在当时战争的兵器使用中,大部分可以列为小型霰弹火炮),所以火炮数量出入较大,其科技水平暂时并无任何篡改提高。另:燧发枪技术在明末就已出现并载入书籍,中国可自行研发制造,当时也曾有军队少量装备;本章火枪中的膛线是指直线膛线,自明朝中叶由土尔其传入并列装明军北京三大营(可见《明史》),不需要车床等工具加工,手工作坊即可完成,这里与现代提及的螺旋膛线相区别。

    6,本书开头部分,即主角率军偷袭北京的行动,属于笔者个人臆想,借用部分历史资料虚构,无任何推敲讨论的价值,请勿以此攻击作者。这里列出部分资料作为本书部分硬件参考。

    清朝康熙年间,八旗军实际兵员(不包括蒙古仆从军)大概为16万人左右,分为京营和驻防两部分,在正常的情况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驻军应在68万人左右,但三藩之乱时,因为三藩军队扩张极为迅速,康熙非常大胆的派遣北方军队南下,北京附近的驻军被大量抽空,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康熙对战局的判断又出现了严重失误,***的突然叛乱打乱了康熙对战局的布置,为了稳定全局,又不得不再次从北方抽调部队增援陕甘绿营,此时北京的防御已经极度空虚,然而就在此关键时刻,绥远察哈尔部落趁机叛乱,威胁北京——请注意,满清与明朝不同,她是没有设立长城防线的,其大同、宣府也没有进行重点防御,也就是说,绥远的蒙古骑兵可以很直接的杀至北京。在这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康熙帝挖空心思搜刮兵源,甚至连奴仆也不放过,勉强再次从北京地区挤压出一支部队,由此可见形势之险恶。

    我们现在在荧屏上或者正史内所见的康熙形象非常威武英明,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战争初期和中期,他犯了很多错误,而且是一些非常致命的错误——可以想象,康熙当年才二十多岁而且没有任何军事经验,而他敌人却都是百战名将,如果说真的象历史上说的那样,从一开始就步步领先毫无纰漏,那的确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时一个事件可以旁证北京的真实情形,据《清史稿》记载,一个叫杨起隆的民间人士(估计是黑社会老大之类),居然敢在京城里发动叛乱,企图用一些地痞流氓控制北京,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杨起隆敢于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就已经从侧面证明了北京当时的防御能力。

    满清政权在那个时间段之内,处境之艰难、防务之空虚以及精神之紧张,都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金庸先生所著《鹿鼎记》中,顺治出家后对康熙交代,若是战争不利,八旗应该迅速撤退回辽东——这是有依据的,因为当时八旗的总兵力堪堪十六、七万,很多人都没有信心在中原内地进行长期战争。后人以康熙为满清“圣祖”,确实名下无虚,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满人才彻底的征服了汉族,从此死心塌地的当奴才。其守业之艰,尤胜开创,是为圣祖。

    从文字资料来分析,清朝留下的史书相对与其他朝来说是最不可信的,而官方政策对文化的迫害也是空前的。北洋政府主持编纂的《清史稿》稍微好一点,但编撰主持者赵尔巽立场不对,对这段历史也很含糊。

    本书中虚构的军事行动,就是针对当时的这一情形——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历史瞬间,即:图海率领京城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出征绥远,会同臣服清朝的蒙古盟军扑灭察哈尔叛乱,康熙及兵部大臣拟以23个月时间完成战役(在历史上也完成了),随后立即回防京畿巩固防务。书中主角所抓住的,就是这一个短暂的时间段,不过就军事角度而言,即使北京如描叙中的那样空虚,除了海路运输以及登陆方面的困难之外,仅以主角所统帅的那支军队的素质,也是无法完成这一战术任务的,到底京畿地区人烟稠密,一支5000人的部队想要进行秘密偷袭,确实太难,北京若得到消息,只要依托城墙驱赶老百姓上城防守,在没有辅助器械的情况下,也是没什么机会迅速破城的。

    其实当时能有能力发起这次作战的,应该只有台湾郑经,也只有台湾舰队有能力提供两栖作战的支持,若当时郑经不斤斤计较福建那一点点弹丸之地,抽出一支1500020000人的陆战队登陆京畿,恐怕后世也没有什么鸟人敢高唱再活几百年了,可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