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盗墓进行到底_第1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节 (第4/4页)

久,然后才开始朝里面进,跨过足足有三四米厚的混凝土之后,空间瞬间就扩大到了极致,而且借着微光,我一眼就看到面前的路上,铺着一条铁轨,直通到远处。

    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在这样的地方竟然铺一条铁轨。铁轨和公路的作用显然一样,是为了运输。我们看到铁轨的同时,就在猜测,什么人有这样的手笔?

    铁轨显然废弃很久了,前面有些模糊的东西,看的不清楚,不过好像是几节被推倒的敞篷铁皮车厢。煤矿和矿山里有这样的小型运输轨道,用来拉煤和矿石。

    “这是个矿?”

    “应该不是,外部的运输设施不配套,在这种地方开矿的话,代价太大。”

    在入口这边,有一层一层那种很大的麻袋,老赵看了看,用匕首捅开一个,里面装的都是沙土。这种麻袋在电视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几层叠加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防御掩体,人躲在后面,可以架起机枪。

    麻袋虽然都散乱了,但是可以想象的到,当初它们被整齐的叠放着,然后有人在这里时刻不停的把守着入口。

    这些猜测仿佛顿时把我拉到了很久之前的年代里,不过这些麻爹就是堆砌掩体的,全是沙土,没有研究的价值,我们就接着朝前走。

    周围仍然很静,我们不知道这里究竟有多深,但是一直走了大概有一百多米左右,铁轨还是没有到头。在铁轨的右边,贴着石壁角,排放着很多那种老式的人工手推车。我就想,当初这里的工程可能进度很紧,一条铁轨运东西显得紧张,还需要有很多人用手推车帮助。

    “是不是有点不正常?”走着走着,我就问小胡子:“如果不是开矿的话,包子山这里有什么必要铺条铁轨?”

    “绝对不止一条铁轨,走走看。”

    又朝前走了一段路,最多几十米的样子,铁轨就顺着地势稍稍偏离了一些,不过大致还在这个范围内。因为铁轨的偏离,右面就腾出了很大的一片空地,出现了一连片的砖石结构房屋。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其它人为改造的迹象,不过根据铁轨判断,这里的工程量很大,需要的人也很多,我就觉得,这应该是一片用来住人的房子。

    这种房子的样式完全相同,只是用来住人,建的很粗糙。大半房子的门是虚掩的,老赵试探着在一道门的门缝边看了看,然后轻轻推开。房子的结构和摆设非常简单,里面是那种上下铺的铁架子床,有一张桌子,靠墙的地方还有一只形状有点怪的绿皮柜子。

    “这是枪柜。”

    屋子被收拾的很干净,除了床和桌子,能带走的东西基本都被带走,床上的床板糟透了,连同上面铺的被褥,烂成一团。老赵拉开了桌子上的抽屉,里面只有一层灰尘。那只绿色的枪柜也是空的,里面可以放八支枪。

    “我怀疑这里曾经住着一支部队,但是人数不详,不知道是什么编制。”

    老赵的根据是屋子里的枪柜,还有窗台上几只摆放的非常整齐的漱口杯,口杯是铁皮的,杯子把乃至里面的牙刷都朝着一个方向,如果不是受过正规严格训练的部队,很少有人会在这种条件下保持严谨的作风。

    提到部队,我就有些紧张了,在这片密林中,没有必要驻军,如果需要驻军的话,那就说明这个地方不一般。

    不过从屋子里的摆设来看,时间很久远了,至少在几十年前。

    “谁的部队?国民党?还是解放军?”

    我们一连走了几个屋子,大部分东西都被带走了,留下的线索很少。但是在其中一个屋子里,有两支可能损坏的枪支留在枪柜中,其中一支我不认识,另一支则有点眼熟。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一支枪和那个英国特种兵身边的枪一样,是m3冲锋枪。

    这支驻扎在包子山的部队,可能配备至少两种枪械,其中一种就是m3冲锋枪。同时也可以推断,那个英国特种兵,很有可能到过这里,带走一支m3冲锋枪,然后离开的途中死在密林中。

    我们三个人看着眼前的枪,相互对视了一眼,几乎同时就冒出一个想法,在这个尘封许久的山洞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我们,一只脚已经踏到这个圈子里来了。

    “再看一下,如果没有别的东西,就不要久留了,继续朝前走。”

    这一片用来居住的屋子,大概有好几十间,每一间内都有四张上下铺,粗略的估计,当时住在这些屋子里的至少有好几百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