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盗墓进行到底_第1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节 (第3/5页)

,取得一点实质性的线索,为侦破打基础。

    唐月是被瞒着家里人请来的,她和陈漱石养的那只大白猫先后沟通了几次,每一次,老公安都翘首企盼,但每一次唐月都表示遗憾。最后他们直接就把唐月和猫一起带到了案发现场,这一次,唐月好像有了发现,她蹲着听大白猫喵喵的叫了一阵子之后,就来到了厨房。

    老平房的面积有限,为了通风,当地的家户大多在小院子里搭一个简易的厨房用来做饭。陈漱石家的厨房也是用几块木板搭起来的。当时在场的人都感觉有点奇怪,但也都意识到,厨房里有线索。

    老公安私下问过唐月,唐月告诉他,陈漱石家里最后一次来人,就进过厨房。老公安暂时一筹莫展,因为在侦破过程中,陈漱石的居所包括院子和厨房已经被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如果有线索,哪怕是很隐蔽很细微的线索,那些老刑侦们没有理由找不出来。

    事实证明,爱笑爱跑,笑起来就有两个可爱酒窝的唐月所拥有的,不仅仅是酒窝和异于常人的能力,她在厨房里看了很久之后,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房顶。

    厨房的房顶也是破木板搭的,因为长年风吹日晒虫蛀,木板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眼,这个简陋厨房里,有一个做饭的灶台,还有一个小炉子,具体说,唐月所盯住的窟窿,是正对着小炉子的一个窟窿。这个窟窿只有小拇指那么大,唐月也说不清楚案子究竟是怎么样的,但她总是感觉,这个窟窿有问题。

    老公安很相信唐月的感觉,他们随即就把侦破重心转移到这个只有小拇指粗细的窟窿上,最终,他们证实,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投毒方式。

    毒药是被塞在这个窟窿里的,然后用一层薄薄的腊封住,陈漱石常年都要喝中药,隔几天就会在厨房熬一次药,熬药时所产生的水蒸气不断的飘到上方,一点点的消融封住毒药的薄薄的那层腊。等到腊被融穿的时候,窟窿里的药会落下,因为它正对着小炉子,所以十有**会落在飘着水蒸气的熬药锅里。

    从毒药被放置,一直到腊完全融化,致使毒药落入沸腾的中药里,这是个比较慢的过程,而且不需要投毒人在场,等于是一种隐蔽的而且半自动化的投毒方式。根据这个情况,刑侦人员判断投毒者熟知陈漱石每次熬药的时间和规律,应该是个很熟悉他的人,最后经过摸排抓捕突审,陈漱石的远房侄子供认了犯罪事实。

    案子侦破结果一层层上报,唐月引起了注意。很快,就有人找唐月的家人以及她本人进行谈话,放到现在,那次谈话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唐月可以进入公安部特事处理办公室。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能受国家的重视,为国家做事,是非常光荣的,唐月的父亲率先表示愿意听从组织上的一切安排,唐月本人也做了相应的牺牲,因为那一年正好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唐月本来准备迎战高考,但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毅然放弃了高考的决定。

    当然,从唐月本身来说,为国家做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感觉到了新奇和好奇,因为这个公安部特事处理办公室,其实就是马宝所在机构的前身。

    ☆、第四十五章 关于唐月(三)

    在唐月被吸引进入这个特事处理办之前,机构其实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只不过比较隐秘,知道的人不多。设立这个机构的初衷,是建国之后全国各地内发生的一些无法用常理去解释的各类案件,案件本身就是个很难解开的谜,而且会带来舆论和实质性的影响,这些案子都被称为特别事件,机构是专门处理这些案件的。

    特事处理办一直隐伏在水面之下,等它浮出水面时,就证明相关的一些东西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正式设立一个部门。这个机构本来是公安部在搞,但结合之前的某些查案经历,不少情况比较棘手的案子,需要调动部队,所以公安部和军方进行了接洽,纳入了部分军方的成员。

    唐月进入这个特事处理办之后,先后接受了几次研究,不过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一直没能搞清楚她身上这些功能原理何在,不过上面看重的是她的能力,而不是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所以在研究无果之后,唐月正式成为这个机构的一员。

    她接受了一些相关的训练,时间不算太长,因为在这个部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也有人负责专门的保卫工作。关于傩脱次这个地方,是唐月加入机构之后进行的第一个任务,而从现在来看,这可能也是她执行的最后一个任务。

    特事办插手傩脱次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唐月虽然是其中的一员,但很多内部情况她不知道,当时的保密纪律很严格,成员的自律性也很强,不该说的话,上面一句也不会说,不该问的事,下面一句也不会问。但唐月毕竟年轻,好奇心强,碰到谁就问东问西,被问的人面对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也不好发作,一般都是随口敷衍几句,不过问的多了,她就得到了一些傩脱次背后隐藏的情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