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1/3页)
见他如此,其他人也都停下动作,看着他在又是摸索又是思考的。 只见孙太医的手沿着韩早卤门处往下,一路摸过面门,下颌,脖颈,胸骨,最后在脐上一寸停住。 然后,所有人都看着孙太医弯着腰在那里仔细端详,手一边缓缓抚摸,表情从严肃凝重到吃惊愤怒,变幻不定,嘴里还一边喃喃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 唐泛问:“孙老有何发现?” 孙太医朝他招手:“唐大人,你过来看。” 唐泛走过去,孙太医又让出手,让他按照自己刚才摸索的位置,也依样画葫芦。 唐泛不明所以,却仍是照做了,韩早死了一天一夜,尸身已经慢慢僵硬病失去弹性了,但也正是如此,唐泛按了一下,就感觉到不对劲。 底下有东西! 他望向孙太医,孙太医点点头:“我摸着好像是半截针,但还要取出来看看才能知道。” 仵作接手摸了摸孙太医说的位置,然后拿来锋利小刀,小心翼翼地划下去。 皮肤随之破开,不过没有鲜血流出来,仵作很快用镊子从中取出异物。 众人仔细一看,不由骇然。 那是一截不到半寸,可以称得上只有毫厘的银针。 银针细如毫毛,又那么短,丢在地上也很难被看见。 但这样一截银针,会出现在韩早的肚子里,那就太不正常了。 孙太医叹了口气:“歹毒啊,太歹毒了,医者父母心,怎会有人如此歹毒,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害人呢!” 唐泛忙问:“孙老,这里头可有什么说法么?” 一般来说,一截如此细又如此短的银针插入人的身体里,他们说不定都不会有什么感觉,顶多只会觉得有点细微的疼痛,何至于就到了谋害性命的地步呢? 而这截银针与韩早卤门处的血晕又有何关系,何以孙太医能从血晕看出异样,又顺藤摸瓜找出这截银针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下面是与文有关的一些释疑: 1、关于这章里韩早的死法,是确实有出处的,但略有变动和虚构,不必当真。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下那个死因的出处,懒虫的就等明天揭晓啦~ 2、这次的案子略有跳脱,可能不是那么好猜,但只要猜测有理有据的,照样还是会送红包的~ 3、前边有盆友提问,李家案子里的,问李漫为什么不换个鞋子,要擦干净等唐大人发现鞋子的痕迹?这个其实又是在用现代的观点在看古代了。古代外面卖的鞋子,没有像我们这样码数分明放在那里等着人家去选购的,都是提供材料,要自己家里人做的,要不咱们看古装剧怎么总看到古代女人在纳鞋底呢?一来顾客省钱,二来如果卖不出去,店家也不会亏太多,原料可以放,但鞋子做出来如果没人买,那店家就亏大了。成衣和成鞋是有的,但一般比较少,也不会刚好合身或合脚,如果李漫忽然换了一身不合脚的新鞋回家,那反而更惹人怀疑。 4、关于万贵妃的性格,有些盆友觉得她不会下毒,因为那太蠢,而且她没有儿子,也没那个必要之类。但其实很多事情不能从理智的角度来考虑,否则万贵妃也不会在朱佑樘被立了太子之后,还谋杀了他的生母纪氏了。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个案子是她做的,我只是从一些事迹上尽量还原本人的性格,当然因为这是小说,肯定会有一些夸张和虚构化的。 5、有人觉得这文日常太多,希望增加破案篇幅的问题,实际上破案确实是唐大人的事业线,但唐大人不可能成天都在破案,这样会给人一种他全年无休(……)的感觉。唐大人的个人生活也会描写到,以及这个时代许多人的性格面貌等等,我会尽可能呈现,而这些人物对于唐大人的事业,以及文章的主线,都会有相互贯穿的作用,所以如果想看纯粹破案文不加任何东西的朋友,可能会失望,因为这文不是非常纯粹的破案文,只能说以破案为主而已。 第34章 孙太医指着刚才从韩早拔出细针来的位置道:“此处有一xue位,名曰水分xue。北宋《铜人》早有云: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刺,针,水尽即毙。故有可灸不可针之说,其实并非不可针,只是有些人学艺不精,很容易刺入太深,酿成大祸。” 唐泛等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但凡人体xue位,必是有用处的,像这个水分xue,用手指按摩或者艾灸,可以治疗水肿腹泻等症状,但事有两面,反过来它也与百会xue、太阳xue一样,都是人体的重要xue位,如果治疗不当,对身体同样也有损害。 孙太医道:“水分xue属任脉,与卤门骨正好一脉相承,是以针入水分,卤门上会出现血晕,往常我只听我师父说过,若不是今日亲眼所见,断断不会相信竟然真有人会想出这种法子来害人!此人必然熟读医书经典,指不定自己还是大夫,只是如此本事不用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