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节 (第1/3页)
唐泛叹道:“沈学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沈坤修苦笑:“都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何尝不想让他成才,但不是还有一句话么,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唐大人有了孩子,自然会明白的!” 唐泛道:“沈思的确有罪,但也的确罪不至死,回头上疏时,我会如实陈明这一点的。” 沈坤修拱手:“多谢了。” 他往日何等自视甚高的一个人,如今却为了儿子弯腰低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唐泛摇摇头,不予置评。 范知府的动作果然够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已经将谭千户也找了过来。 谭千户常驻吉安,对徐家的背景也了解一二,一听说要去围抄徐家,反应跟范知府差不多,都有些迟疑忌惮。 “大人,此事事关重大,不如上禀朝廷,再行论断?” 唐泛不悦道:“徐家是三朝元老还是四代勋臣不成?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正是受朝廷委派,才会出现于此!” 谭千户面露为难之色:“大人,实不相瞒,据说徐家之所以在本地根深蒂固,除却在朝中有所倚仗之外,还因为他们藏有一物。” 唐泛:“何物?” 谭千户:“丹书铁券。” 众人俱是一惊,连唐泛也不例外。 这丹书铁券,便是戏文里说的免死金牌,起源于汉代,到了本朝,天下底定,太祖皇帝分赐丹书铁券给帮他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一共四十二家。到了永乐天子,因为靖难之役,也赐下不少丹书铁券给臣下,这东西其实在臣子手中只有半份,另外半边藏在内府,等到有事需要用到的时候,两份合二为一,以作凭证。 但丹书铁券真能免死吗,其实也未必,开国之初那些手中有丹书铁券的,后来就被太祖皇帝削了不少。 只不过若能传于子孙后世,终归是一个保障,就算子孙不肖,家世没落,看在丹书铁券的份上,当地官府也不敢欺压得太过分。 唐泛就问:“徐家一介商贾,怎会有丹书铁券的?” 谭千户道:“这徐家听说祖上曾是定国公家奴,因靖难之役中表现英勇,为天子挡过一刀,因而被赐了丹书铁券,徐家先祖后来得获自由身,便离开定国公府,迁徙至此。” 所谓定国公,就是本朝开国大将徐达幼子,这一段渊源道来话长,不提也罢,左右谭千户就是没有细说,在场众人也是清楚的。 听了这话,范知府就更加踌躇了:“大人,既是如此,不如从长计议罢。” 沈坤修拢着袖子,看众人犹豫不决,嘴角微微一抿,也不开口,表情似笑非笑,那意思好像是在说:瞧,现在连你们不也怕了徐家么? 汲敏也劝道:“大人,既然徐家也不会长翅膀飞走,不如等另一位钦差来了再说,免得到时大人一人担了责任,得不偿失啊!” 他这番话其实也是一片好心,但唐泛摇摇头:“今日事今日毕,免得夜长梦多。你们也不必害怕,届时若出了什么差错,自有我一人承担,断不至于连累了各位。” 实际上“另一位钦差”就站在唐泛身边,只是这件事眼下却是不适宜说出来的。 大家只当唐泛固执不听劝,又以己度人,觉得他可能是想独揽功劳,免得等另一位钦差过来之后,风险被分担,功劳同样也会被分去。 但唐泛作为钦差,他若执意拿人,大家最后也只能听从罢了。 只是谭千户实在不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就道:“大人,今夜七夕,家家户户皆出门看灯,巡城防卫需要更多人手,卑职这边人手不足,只怕难以满足大人的要求,不若让范知府与汲知县调遣衙门的人过去,左右徐家不过区区商贾,量他们也不敢抵抗的。” 范知府忍不住在心里骂娘,心想你自己不敢去,就要拉老子来当挡箭牌,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便道:“谭千户所言差矣,那徐家既然敢派人刺杀大人,必有所倚仗,那刺客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