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煎饼成富贾[种田]_第12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页 (第2/2页)



    “就算小师叔与东家感情再好,这种对宝剑不敬的事,宗门长老也不会容许他做的!”钱平当即回答。

    但是说到最后他又有些不确定,自言自语地重复了一遍:“不会的……吧?”

    冯问兰被他逗笑了。

    …

    猪肚鸡在严墨戟生辰当晚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好评,严墨戟重新调整过味道之后,也在什锦食推了出去。

    这个时候烤鱼火锅的第一波热度已经渐渐消退了,客流量比起最开始的几天已经有了明显的衰落。而猪肚鸡的推出,把原本已经渐渐低迷下去的客流量又推向了高峰。

    鸡rou美味、猪肚滑嫩、汤汁鲜美,严墨戟在煮汤的时候还综合了冯问兰的意见,放了一些补气益血的药材进去,这寒冷的日子里来上一碗猪肚鸡汤,饱了口舌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从腹部散发到四肢百骸的暖意。

    同时,严墨戟也把酒楼内的坐次调整了一下。

    三层的什锦食酒楼,严墨戟把二层作为了烤鱼火锅层,三层作为了猪肚鸡火锅层,一层一部分做小超市,卖起了卤味和一些其他的便民美食,空出来的部分连同桌椅则卖起了麻辣烫。

    麻辣烫比起需要正经坐下吃的火锅,更加便利迅速,挑好了食材,下到竹篓里在热汤涮好,盛出来再浇上热汤,鲜香麻辣,能叫人大冬天吃得满头大汗。

    那些赶时间的客人,可以在什锦食一楼点一份麻辣烫,配一份卤猪耳,狼吞虎咽吃完,带着热汗离开上工;有闲余功夫的人可以自行上二楼或者三楼,坐下慢慢等一份烤鱼火锅或者猪肚鸡上桌,再配几个青菜下锅涮着吃。

    麻辣烫和猪肚鸡的一同推出,很快就让什锦食的热度又提升了不少,甚至有些隔了大半个青州城,也要特意跑过来尝一尝美食的。

    麻辣烫和猪肚鸡的制作比较流程化,主要关键在于汤水的调配,严墨戟请了个帮厨,自己调好汤汁,让那帮厨只负责下锅,几乎不需要他费什么心力;

    烤鱼除了酱料之外,还在于火候的把握,这个严墨戟虽然暂时没能把请的几个帮厨调教好,但是蒋老头和钱平两个人竟然悟性很高,完全可以指点着那些帮厨制作烤鱼。

    而恒温大棚那边,陈大郎果然没有吹牛皮,陈二郎确实有两把刷子,严墨戟提供的恒温大棚构想,在陈二郎和冯问兰、蒋老头的联合努力下,很快就稳定了生产,不但把大棚搞得特别成功、源源不断提供着新鲜蔬菜,甚至还多开了一间大棚。

    就是辛苦了蒋老头,每天晚上要流窜两个大棚不停地发热。

    什锦食的生意上了正轨,严墨戟多少有了功夫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