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页 (第1/2页)
之前听钱平说,秦负寒也跟他讨教了不少制作甜品的手法,似乎对做甜品也很有兴趣。 严墨戟笑道:“武哥出门办事去了,想让你顶一会儿缺。” 秦负寒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严墨戟满意地刚想离开,忽然秦负寒从后面叫住他:“东家,听说您这些日子在烦恼如何与其他郡县快速通讯?” 严墨戟怔了下,回答道:“是的,怎么?” 这个问题他倒不是最近才开始烦恼,而是老早之前在小镇上时就开始忧虑了。 严墨戟的理想是把什锦食开遍全国上下,成为一个大品牌,而现在青州城内的分店越来越多,青州城之外的周边郡县却一家都没有开起来。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通讯太不方便了。 总店和分店肯定要保持定时联络,才能确保账务的准确、质量的监控,还有新食品的同步。 就算没有前世的电话与网络,以严墨戟的估计,至少一个月也该通讯个两三次。 当初严墨戟从小镇出发到青州城来,一路策马狂奔,花了近半个月才抵达,这还是小镇距离青州城不算远。 按照现在的人力运输效率,严墨戟想保持最低级别的通讯频率,几乎每天都要有人奔波在路上。 这还不算可能遇到的劫道、迷路等意外情况。 常人的通讯方式就是将书信托付给镖局,让镖局的人代为传输。镖局的人经验丰富、武力充足,大都可以保证书信能准确传递到。 可问题就是效率太低了。 就拿陈翁当初给严墨戟寄的那封信算,严墨戟收到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而陈翁寄出的时候,还在盛夏。 所以通讯已经成为了限制什锦食散点发展的最大枷锁。 严墨戟为此也头疼了很久,只是纵然他有前世的全部经验,也没法凭空造出电话和网络来,电磁感应之类的物理知识也早就还给了高中老师。 现在秦负寒突然提出这个,难道是有什么主意? 秦负寒指了指自己,英俊的脸庞上微微闪过一丝不好意思:“我们雪山派在北川雪山之中,庇佑山中村寨,因雪山行走不便,联络多用雪鹰。” “雪鹰?”严墨戟隐隐有些抓住了什么,“是鸟吗?” “对,能自行辨别方位,在大雪中亦不会迷路。” 严墨戟有些惊喜,拉着秦负寒找了个位置坐下,仔细询问了起来。 其实之前他也考虑过飞鸽传书的路子,只是鸽子的载重量实在太小,寥寥几行字而已,哪能担得起什锦食的通讯要求呢? 秦负寒说的这个雪鹰,听起来像是什么猛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