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福晋_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2/5页)

里都有些没法说出口的滋味。这死的可不止两个人,往大了说,两人都是伴着圣上开疆辟土,平定江山的人物。不管最后什么结局,到底一代风姿绰约过的人和岁月,也就这么落幕了。

    今日份碎碎念:索额图和裕亲王历史上肯定不是同一天再见的,这是我的私设。

    旗主和皇子贝勒们其实没什么必然联系,这也是我的私设。所以大家看个热闹,高兴最好~

    老规矩,本章评论红包随机掉落~(づ ̄ 3 ̄)づ

    第八十五章

    “桃子啊,你去前边瞧瞧, 罗衍那边事儿完了没, 完了就赶紧让王爷回来,今儿绣坊人来量尺寸做夏衣, 他怎么又不见人了,还把弘曙和弘倬也带着跑了, 这爷仨是不打算着家了还是怎么着。”

    要不说夫妻做得久了,就没当初那些柔情蜜意了呢, 这会儿玉玳只想赶紧把人给找回来做衣裳。年前康熙下了旨意, 开春之后便随驾南巡, 好不容易回来了气儿还没喘匀,又说要巡幸塞外, 月底就要出发。现在才开始做衣裳已然是挺赶的,再耽误就来不及了。

    “福晋, 您别着急, 王爷去书房之前就说了, 等您量完了就回来。”做衣裳这事, 玉玳一个人光挑花色,随便折腾就是大半个下午的, 胤祐哪等得了那么久啊,用他的话说,简直比自己等这个郡王还难熬。

    当初领了正蓝旗旗务之后,还没等几个贝勒过够瘾头,裕亲王就去世了, 老王爷这一去世不要紧,倒把老爷子的心气儿也带走了不少。当时康熙还亲自去祭奠了裕亲王,葬礼前后一切都是极尽哀荣办的,没想到事儿都办完之后康熙就病了,再等这事翻过篇,几个贝勒爷进爵的事儿也彻底耽误了。

    不过好在几个兄弟一起被耽误,谁也别嫌弃谁。各旗里的佐领奴才们也没谁多嘴,都是皇上的亲儿子,往后谁知道有多大造化,如今是贝勒怕什么,又不是要当一辈子贝勒。

    可这么一等,就愣是到了去年年底,康熙打算第六次南巡的时候,看着一个个都想跟着出门的儿子们,才想起来下边那些孩子都长大了,这些当哥哥的也该挪挪位子了。就这么着,进爵的圣旨在腊月里下来,七贝勒府才换了门楣,成了淳郡王府。

    “你啊,也不知道收了你家主子爷多少好处,我屋里这么多丫鬟,就你最向着他说话。”玉玳放下手里的话本子,看着正进进出出的桃子,“就这么不想嫁人,非要在我跟前一辈子?”

    “主子,您这话问了多少次了,真不嫁了。”不是桃子非要胳膊肘往外拐,实在是玉玳太cao心她嫁人的事儿,每年都问,每年都张罗。到最后还是胤祐瞧不下去了,干脆一挥手不让相看了,这才消停下来。桃子念胤祐的好,这不平日里多少也替他遮挡一二。

    “行吧,我也不多说了,再说又得嫌我烦人是不是。”这几年过得风平浪静,太子被他阿玛亲手折断索额图这个依仗之后,就越发孤家寡人,这两年要是没什么大事,太子露面的时候都不多。

    但太子就是太子,不露面也照样多的是人效忠储君。直郡王那边被太子门下常年缠着,时不时就给他下绊子,也腾不出精力来做别的,这几年光剩下在康熙跟前挨训,连这回给儿子们批发进爵,直郡王都没份。

    再往下这些兄弟由三爷四爷领头,泾渭分明分出两拨来,三爷老九老十都是典型的不务正业,老三这几年修书修上瘾了,康熙这几年下诏修的书,全被他包圆了。

    修得如何不说,反正在文人间还是赚了不少名头。三爷见这事有谱,干脆自己在京城办了个书局,如今名气挺大,读书人家的孩子都往那儿去。

    老九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当初货栈商队这条路是玉玳和董鄂氏牵头定下的,如今还是按契书办事。但玉玳心里清楚,要不是这几年陈玄枳那老狐狸越来越精,把人和路子抓得牢牢的,老九说不得就要自己单辟一条线了。

    加上当初在江南买下的绣坊现在规模可不小,这两年南边的绣品绸缎很是时兴。玉玳当初也参了股,虽说不多,但看着哗啦啦的白银流水一般往兜里进,就明白哪怕没有八爷扶着,人胤禟该成的事儿照样能成。

    不过两人再怎么也比不上老十,人干脆彻底甩开了手,认认真真当个纨绔。除了老九拉他合伙做的生意,老十是什么都不干,如今京城里谁都知道,要论玩儿数得着的就是十爷。

    可人家老十还挺理直气壮,他出身摆在那儿,外祖是遏必隆母妃是温僖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