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因果大师_分节阅读_83 (第2/2页)
,是真的为晏良将来的安危担心。 皇帝很满意晏良的表现,“好,那此案便全权交由康王处理。” …… 下了朝,齐绅高就叫住晏良理论。 “这件事若查证坐实,你便有监管不力,玩忽职守之嫌,同样要领罚。你为何要把机会让给别人?你到底怎么想到得?” “看他们恶事做尽。”晏良冷言道。 “做尽恶事又如何?你若没证据,照样吃瘪。”齐绅高默默盯他半晌,见他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又气又替他着急。 “御史台参了徐冲多日,折子却被康王爷硬压了下来。”晏良陈述道。 “你还知道这件事儿啊!那你不急?”齐绅高指了指晏良,无奈叹道,“我怎么会认识你这样的人!” “齐大人应该感到幸运才是。”晏良冲齐绅高行了浅礼,作别告辞。 齐绅高愣了愣,望着晏良远去的背影,被无奈地气笑了。他当初眼睛一定有病,才会看上这么个怪人。罢了,管不了就不管了,随他去! 最终,刘怀邨在审问中屈打成招,一切全照着徐冲所言供认画押。 皇帝见了供状之后,大怒,连夜召见晏良进宫,叱责其失职之处,欲拟旨贬黜晏良,并赐刘怀邨等人死罪。 “臣有不服。”晏良突然道。 皇帝早前在朝堂上见晏良不慌不忙地让康王主审案子,便觉得他留有后手,便立刻问他何意。 “既然刘怀邨的侍从早前透露了考题与苏瑜等十四名考生,那想必这十四人的答卷必定精彩绝伦,如此也不枉他们貌似舞弊一场。圣上何不先将它们的卷子调来一阅,毫无纰漏的坐实了这件事,再行处罚臣等。”晏良建议道。 皇帝点点头,招手叫人将这十四人的考卷呈上来。皇帝先打开第一份儿,瞧两眼,便丢弃;接着第二份,第三份……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皇帝便把这十四人的考卷全部丢弃。 “文不对题,不知所谓。”皇帝嫌弃道,“这就怪了,既然刘怀邨提前透露了考题给他们,他们如何会答成这副样子?” “很简单,刘怀邨透露的考题是假的。”晏良回道。 皇帝一惊,张大眼盯着晏良,“贾爱卿,你的意思是刘爱卿是被冤枉的?” “不是。”晏良拱手请罪,“臣在当初准备考题的时候,未免出现而今这样的意外,便备了两份截然不同的考题。刘怀邨只知其中一份,殊不知在开考前一日,臣已经将所有考题替换成了第二份。之后审阅判卷之事,未免他泄露,一直未让他参与。” “你早就怀疑刘怀邨?为什么?”皇帝越听越惊讶。 晏良跪下了。 皇帝见状,站起身,“贾晏良,你这是什么意思?” 晏良垂首,接着接着说道:“接下来的话臣若说出来,恐有大罪,先行认领。” “有什么话站起来说,朕赦你无罪。”皇帝有些急迫的指着晏良,命他快说。 晏良遂把康王爷和徐冲在试前登门宁府的经过讲与了皇帝。至于康王等人是怎么诓骗、构陷刘怀邨和那十四名考生的,晏良不关心,也没必要查。他相信这件事只要皇帝对此事生了怀疑,有心彻查,一切皆可清明。 敕封的王爷竟然在背地里到皇帝的宠臣家中拉帮结派,试图骗取考题,这是何等严重的罪过! 康王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皇帝听到这话除了震惊,更多的是心痛,他有时候真不想去信。故而又问一遍晏良,可确认是如此。 晏良对上皇帝的眼,便垂下头道,“圣上若不想此事为真,便不是真的。” 皇帝很清楚,晏良的话是在暗示提醒他,如果他想放过自己儿子一马,那他这个做臣子的自然会顺从自己的安排。 皇帝觉得可笑,“朕该觉得欣慰,还是心痛?贾晏良你可知道你的指证若为假,便是构陷亲王的大罪,当诛九族!” “臣活了四十余载,岂会不懂这样简单地道理。君要臣死,臣便死,毫无怨言。”晏良难得如此表忠心,到叫皇帝突然感觉到一丝丝欣慰了。虽然又有一个儿子背叛了他,但至少他眼跟前还有个不顾性命的忠臣。 “此事朕会细查。” “皇上还可调出徐冲之子徐文的考卷一阅。”至于御史台被压的折子,晏良故意没提。既然皇帝已经决定要去彻查康王和徐冲,那点事情定然会被发掘。皇帝自己查出来的,总要比别人告知更加可信。 “徐文?你是说一切都为了徐文?”皇帝真有点不信。他的九儿子,堂堂王爷会为一个二品侍郎的儿子涉险?他徐文何德何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