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碧血银枪_[三国]碧血银枪_分节阅读_1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碧血银枪_分节阅读_100 (第3/3页)

  他语气淡然,好像只是在说这道菜多加点盐也无妨一样寻常,而王妩却是立刻听明白了他所谓的“提前出手”指的是什么。

    赵云这是要以雷霆的手段击杀公孙康,再以黑山军踏城,强行拥立公孙康的幼子承辽东之主之名,而自取实权。

    拥立公孙幼子以平复辽东,其实和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差不多。虽然不似李敏的提议那般全无风险,却胜在可以不领诸葛亮这个人情。

    只要取得先机,经历了青州世族之乱后,区区辽东,于现在的赵云而言,还真算不得什么。

    赵云的这个提议,显然并不是突发奇想,若是今日没有李敏,他也正是要和王妩商议此事。而王妩却是知道,他挑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实则只是看不得她懊恼不忿而已。

    眉宇英挺,气势沉稳,成竹在胸,丰姿威仪。王妩抬头向赵云一笑,她右手掌心的伤口很深,还缠着厚厚的绷带,左手的方向不对,搭不到他置于自己肩头的手掌,于是便干脆攀着他的手臂,菱唇轻启,幽幽然吐出两个字:“无妨。”

    王妩没有说究竟是“提前出手”无妨,还是依照李敏的提议无妨,而赵云却是已经了然点头。

    李敏也是心思迅捷之辈,虽迟了一刻,此时却也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猛然抬头,看赵云的神情就如同见了疯子一般:“你……你……为一时之气舍易取难……你……”

    他听不懂王妩的“无妨”究竟指的是什么,但这两人的眼神,动作,自然之极,又亲密之极,他却是看得明明白白。

    一瞬间,李敏陡然想明白了赵云方才那“提前出手”言下的另一层意思——公孙康要娶王妩,偏生又被诸葛亮诓得找来了赵云,简直就是找死!

    *

    辽东之事,最终还是按照诸葛亮的谋划走了下去。不管诸葛亮这是攻心之计也好,为自己日后留一条退路也罢,王妩不是意气用事的人,既然能用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拿下辽东,她没理由弃之不用。

    于是,公孙度病重垂危,公孙康兄弟相争时袖手旁观,甚至左右摇摆的世族官吏一夕之间都好像骤然醒悟一般,全部都行动起来。

    太守郡府贴出榜文,公孙度父子伤的伤,病的病,无力再执辽东之事,以公孙康未满三岁的幼子公孙渊继辽东太守之位,甘宁领辽东水师,赵云执城防守御。

    若 是放在太平盛世,这样一张榜文不亚于换天的消息。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今朝此诚归李家所有,明日又被姓孙的攻破,这种事却是人人习以为常。百姓们日子照 过,只要不屠城,不放火,不抢人,对他们而言,若非田无所出,出无所留,头上无遮风避雨之瓦,腹中无挡饥耐饿之粮,郡府之中做主的就是好官。

    所谓民心,不过如是。

    因此,这一场快如雷霆的“不流血政变”之后,辽东的局势只用了月余便彻底安定下来。

    诸 葛亮不愧是最擅内政的相才,如今年纪虽轻,纵没有名垂青史的那个蜀相行事老辣,一郡之内的安排却是井然有序。加上这个李敏本是个名望超众,心思细密之人, 人口土地,田亩军备,官吏税收,辽东郡内,甚至包括公孙度早年征伐涉足的玄菟郡,乐浪郡,以及与高句丽、夫余等东夷之族约定的行商权统统都交到了赵云手 里。

    而与此同时,甘宁自三韩入乐浪,自带方郡起,一连闯了十二辽东水师营。手执辽东太守信印,直见主将,降者用,不降者杀,副将为正。

    王妩则带了五十精兵,将大火熄灭后正率了亲兵忙着挨家挨户搜查亲弟下落的公孙康一举成擒,囚于郡府看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