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页 (第2/2页)
,也可以称之为:查理?小百合。 ———————————————— 第八章 :歌咏 “轰!” 石弹轰击着城墙,撼动大地,声彻天宇,整座城市都为之战栗。 苏试停下在街上奔跑的脚步,两旁房子的窗户仿佛是被猛击后的鼓面,发出震晃的嗡嗡响。很多鹿昂市民恐怕这辈子也没听到过这么可怕的巨响。街上的女人尖叫着昏倒,而人们则无助地跑出摇摇欲坠的房屋,惊恐地喊道: “神啊,这是什么魔鬼的声音啊!” 这时,神庙召唤晨祷的钟声响起,人们像是听到母亲呼唤的幼儿,纷纷向神庙跑去。有的人边跑边喃喃自语或者哀声呼号: “神啊,不要忘记我吧,不要掩面不顾我!我像鸟飞往你的山,不要叫恶人搭箭射我!” 神庙门口排着长队,这些人的手里都拿着票。 队伍分成两列,两个辅助祭司守在入口两旁,各负责检验其中一列。净者捧着一个胡桃木小方盘,一个信徒将自己的祈祷票谨慎地放入其中,辅祭提起蘸了红墨水的羽毛笔,在方格中画了一个圈。 信徒再次小心地收起祈祷票,轻手轻脚地往神庙内走去。 苏试向检票辅祭打过招呼,便匆匆向神庙背后的男祭司院跑去。 祭司院是两层砖石小楼,房舍俨然,从四面包围住一块方形草地,形成中庭。其格局,从天上俯瞰,就是个“回”字。草地被十字路分割,正中摆着一座人物雕像——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一个几乎赤/裸的男人,男人躺在她的膝头,沉眠般依偎在她的臂弯。 苏试看了一会,才发现石膏雕像的底座挂着面铜牌,上面用阴文写着拉丁文,作为文盲的一员,苏试看不懂。 此时他身着祭童的白袍,在这雕像旁等候着。 过了片刻,有穿白袍束银腰带的祭司走出来,身后跟着一溜十几个同样白袍整洁的祭童,都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年纪。 “马修兄弟。” 苏试竖左掌打招呼道。 “早,巴鲁,愿神赐福。”马修点点头道,同样竖掌,只是虎口处挂了一串琉璃念珠,底下悬一枚银十字。他是金兰露祭司院的乐祭,负责宗教音乐一应事务,包括督导唱诗班之职。 苏试回道:“诚心所愿。” 苏试并非祭童,只是一名歌咏者,两者区别就仿佛是体制内公务员与编外成员,本来他是没有资格加入香兰露唱诗班的。 五天前,也是在晨祷钟声敲响后不久,苏试混入祈祷信徒的队伍,等轮到他的时候,便开口问检票的辅祭: “你们需要歌咏者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