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类研究手册_第16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页 (第1/2页)

    赵无垢王轩:………………

    百里之外,黑色的劳斯莱斯正飞奔在路上。

    “说好的今天开会讨论呢?” 天君在电话那头不满的质问。

    “电话会议吧。”阎君淡淡的道。

    “你不在京北?”

    “出差。”有人害羞,跑了,他只能跟过来。阎君看着窗外掠过的‘距离乐遥镇还有110公里’的路牌,面不改色的道。

    山不就我,我可以来就山。

    第六十八章

    开阳村的村民基本都以烧制瓷器以及与制瓷有关的行当为生, 并且,大部分人都姓王, 互相沾亲带故。村头街尾的住户既是邻居、同事, 也是亲戚。

    因此, 那位青年带着王轩他们往王师傅家里开的时候,不停的在跟遇到的人打招呼。

    “三叔。”

    “五婶。”

    招呼声此起彼伏。

    虽然车里的王轩和赵无垢是生面孔, 但开阳村做为烧制瓷器数一数二的村落,定制瓷器的人直接找上门来的状况司空见惯, 所以村民们也见怪不怪了。除了对赵无垢的帅气脸庞有些惊艳,忍不住会多看几眼外,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

    整个开阳村手艺排得上号的烧瓷师傅有三位,都是‘延’字辈的堂兄弟, 分别叫做王延良, 王延喜,王延善。

    王轩联系采访的,就是其中年纪最大的师傅, 王延良。七年前,他烧造的星光盏荣获了华国和全球瓷器盏的双金奖。

    大大小小上过数十次报纸、杂志和电视,也算是远乡近邻知名人士的王师傅, 本人其实是个身材干瘦偏矮,精神矍铄的小老头。

    赵无垢他们到达的时候, 他不怕冷似的,只穿着身酱白色的麻布单衣,在院子里晒坯。

    老头儿身后还亦步亦趋的跟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 戴着虎头帽,穿着土黄色的长款羽绒服,乍看上去跟只小老虎似的。

    “二叔,我把客人接回来了。”进了院子,寸头青年敞开了大嗓门。

    老头儿慢条斯理的将挽了两截的袖子放下来,踱步走出晒坯架。

    “大师好,感谢您允许我们拍摄。”王轩拎着从京北同喜堂买的补品,嘴巴极甜的迎了上去,因为同样姓王,某人执起子孙晚辈的礼节来更是毫不含糊,号称五百年前是一家。

    “屋里坐会儿,午饭马上就好。”老头话不多,但普通话却出人意料的标准,并没有什么地方口音。看脸上的笑意,显然是挺喜欢王轩和赵无垢这样礼数周到的年轻人。

    有朋自远方来,又是午餐时间,他特意在自己家里给王轩和赵无垢安排了顿‘接风宴’。

    进了房间,王师傅跟王轩沟通了下需要重点拍摄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