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页  (第1/2页)
    挑夫看他一眼,又一个要去吴家村的, 他最烦问路的,没钱赚还要浪费口舌,于是随手一指:“往那方向一直走便是。”    少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那根本不是一条路。    跟在后头的书童道:“少爷, 咱别听他的, 换个人问。”    指路的挑夫抱住自己的扁担:“爱信不信。”    少年又道:“我没有东西要挑,不知领路的活计师傅接不接?我按担东西的价钱给师傅算。”    挑夫一听,立刻来了神采:“当真?去趟吴家村可要按半天的银钱算。”    “半天就半天。”少年拿出一小串铜钱, “这里是五十文,等你领我到了吴家村,另外再给你一百文如何?”    挑夫心下盘算, 他平常一日能赚两百多文,去吴家村一趟来回不用半日, 回来兴许还能再接到活,这笔生意虽然不赚但也不亏,不过这段路不用挑东西, 也算小赚了一些。    “成。”挑夫爽快答应,接过了少年的铜钱。    “少爷,咱们多问几个人也一样能找到路,何必喊他带?还得给钱。”书童背着他们仅有的一点行李跟在少年身后道。    他们来自江流名门,桐湖邱氏。    邱家也是五大士族之一,但与其他几个以仕途为上的士族不同,邱氏在商业上很有一番建树,族内弃仕从商的不在少数。    而且族内有规矩,凡年满十五者,不论正气品阶,都要外出游商两年作为历练。    “少爷,您外出历练带的盘缠本来就不多,咱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呢,你得省着点花钱。”书童又道。    少年接过书童身上的一个包裹,自己背上后道:“这里的挑夫一天大约能赚两百多文,听说县城到吴家村来回不用半日,给两百文太多,一百文人家不见得肯走,一百五十文不多不少,你看我都是算着用钱的,多省。”    “可我们也不一定要挑夫带路啊。”书童道,他还是心疼那些钱。    少年一把勾住他脖子道:“这你就不懂了,挑夫走南闯北对路最熟悉,如果我们自己走,不但要常常询问,还可能走冤枉路,浪费时间不划算的。你少爷我还有生意要做,不能浪费时间。”    “你有什么生意做呀。”书童嘟囔。他家少爷从江流的家里出来后一路吃喝玩乐,实在没钱了就卖两幅字画,或给人写封信,说好了游商,也没见正经做买卖。    “嘻嘻。”少爷露出标志性的阳光笑容,“快走,到了就知道了。”    书童:……    挑夫果然认路,带他们抄小道,清晨出发,阳光刚刚旺盛起来便要到了。    “小公子,前头拐个弯便是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