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页 (第1/2页)
从前三千七百文的人口,眼下的剩余人口不足百分之一。 敖珍有空的时候会四处走走看看, 跟新邻居打个照面搞搞关系。还会去找原本村里人搬进来后一同居住的地方。 进入避难所以后, 人们明显都开朗了很多。饮食更规律了,也知道昼夜了。 许多熟悉的人相互坐在一起,聊一聊以前的那些往事。亲近的人更加亲近, 就算过去又什么误会的人, 经历了这么多, 相互之间也能放下成见了。 因为全省人口都大大缩减了,所以除了特殊人才及家属外,其余人居住的环境点对比较集中。 其中又少数特殊的, 比如敖木父亲本家的那家高家人, 就在敖木的强烈要求下被分配到了其他避难所。 更多的相互之间就亲近很多了。有的同县有亲戚的人家, 可能十年八年没见了,眼下住进一个小区,下个楼相互遇见了,搂搂抱抱的哭一通。 这样寻找人方便了很多。 所以,当敖木回家休息时,听见敖珍在跟张琳雅商量要不要理会吴文伟的时候,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敖木刚洗了把脸,脸上涂了点霜, 涂抹着出来。从他们嘴里听见“文伟”那两个字就顿了一下。 “怎么了吗?”敖木问。 敖珍一见是敖木。想一想还是跟敖木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今天文伟拖当兵的送过来封信。说是想要跟琳雅一起吃个饭,再见见孩子。现在在这地下,相互见面也方便。我这不跟你姐商量着要不要去吗?” “这有什么可去的。”敖木倒是不觉得那种男人还有联系的必要。不过到底是张琳雅自己的家务事。他也不好拦着。 “说的也是, 你说俩人都离婚了。孩子咱家也养活这么大了。你说万一俩人走得近时间长了人家甚少要抱回去一个孩子怎么办?跟咱家打官司呢?要我说就一个都别理会。” 以避难所当前的情况,养个孩子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过去养活一个孩子都费力。眼下只要顾得过来,国家给出钱养孩子。你养个十个八个的孩子都养活的起。 因为养孩子成本降低了,那么就算吴文伟当前条件远远不如张琳雅,想要要走一个孩子的监护权也十分又可能的。毕竟张琳雅名义上是一个女人养活了三个孩子。 敖珍的担心不无道理,张琳雅心情不好,叹了口气。手里捏着吴文伟写过来的信。 到底是夫妻一场,还是孩子的父亲。就算张琳雅没有吃回头草的心思,其实两边当普通朋友处也不是不可能。 可这心里永远有个疙瘩。当年的事情,给张琳雅的心里阴影太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