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页 (第1/2页)
结合最近外间的传言,答案很明了了—— 新帝屠戮翌朝宗室。 虽避世而居,孙尧却并非完全不问世事,他依旧是宣宗掌门,依旧会关心天下大事。 “近来外间颇有些传言——”孙尧说到一半没有说下去了,但他们都知道那个传言说的是什么。 孙尧直接问道:“你被追杀是因为赵小子?” 韩昭先前的回避并非真的是不愿意告诉孙尧真相,反而他是以退为进让孙尧自己去猜真相。 自己猜到的往往比起别人直接说的更具说服力。 如今孙尧已经猜出真相,韩昭也大方承认:“是!” “他是哪位公子?” 韩昭:“中山王之子。” 此话一出,孙尧面露诧异。如今灵帝子嗣未绝,中山王远不算正统的继承者,而赵寄又姓赵那就证明他尚未认祖归宗。 新帝已经丧心病狂到连翌室流落在外的血脉都不放过了吗? 姓刘的做皇帝也好,姓俞的做皇帝也罢,只要百姓过得好,孙尧并不太在乎…… 但新帝做得并不好,这几年颁布的不切实际的政策搅得民不聊生,如今又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孙尧就支持刘氏了,哀帝一朝时的乱景他还记忆犹新。 所以孙尧听完并未表态,只叹了一句:“少侠高义。” 韩昭垂首:“先生谬赞。” 他告诉孙尧这些也不是要孙尧去声讨伪帝,他是在向孙尧寻求援手,同时也为赵寄以后做盘算…… 如果在此与孙尧结下善缘,对赵寄日后取皇位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柳芸按照原先的历史走向跟了赵寄,待柳芸做了赵寄的柳妃,孙尧和宣宗也不得不站队了。 不过韩昭并不是打女人算盘的人,这事儿只能随缘,不能强求。 厨房里,赵寄一边帮柳芸剥蒜,一边透过窗户注意着回廊里的韩昭与孙尧,这里的隔得太远,他听不到他们说了什么。 柳芸要用蒜了,一看却发现赵寄才剥了两瓣,她伸手在赵寄面前晃了晃:“你在看什么呢?” 赵寄回神:“你说我师父和孙爷爷在说什么呢?” 柳芸抓走赵寄手里剥好的蒜,无所谓道:“管他们说什么呢。行了,你就去吃饭吧,剩下的我来就好了。” 赵寄听她这样说也没客气,放下手里没剥完的蒜就走了。 这头,韩昭刚和孙尧说完事就见赵寄从厨房走了出来,这小子一脸闷闷不乐,就差把“不高兴”写在额头上了。 韩昭疑惑:这小子怎么了?和人小姑娘呆一块儿还有意见?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