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页 (第2/2页)
观。” “若被刘斐知晓公子的真实身份,定会要挟主公献城割地。” “主公心系公子,但也心疼他的袍泽们为夺取这些城池挥洒的鲜血,不愿见到那般情况。” 韩昭明白公良尹想表达的意思:刘赐不会在赵寄身上付出太多。 刘赐有很多个儿子,在他看来多一个少一个不要紧。韩昭有预料,所以迟迟没有送赵寄认父——赵寄没有证明自己的价值前回归,不会得到刘赐的重视。 公良尹继续说了下去:“但主公为臣子考虑,但臣子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主公骨rou分离?尹会尽力保全公子。” 他这番话说得一片赤胆忠心,但韩昭丝毫未感动,有前面那些话的铺垫,他口中的“尽力”只怕非常有限了。 韩昭的心已经被接连的冷水浇得凉透,准备的慷慨激昂的辩词也没了说出口的必要,他幽冷追问:“如何尽力?” “尹会让谭将军出兵救公子。但是,除了公子必须回到主公身边这个条件之外,尹还对阁下有个不情之请——”说到此处公良尹突然打住。 韩昭追问:“什么?” …… 傍晚,韩昭独自坐在灯火昏暗的驿馆客房内,白天与公良尹的对话又回荡在他耳边。 “尹得知公子身份时派人做了不少调查,得知公子很敬仰阁下。公子是个有情义的好孩子,但主公不会喜欢自己的儿子更听别人的话,尹也不能拿主公的袍泽去换一个养不熟的孩子。所以——” “尹希望阁下离开公子。尹会做公子的老师,辅佐公子。” 让他离开赵寄?这情况是韩昭没有想到。 这决不会是刘赐的要求,因为他是赵寄的父亲,在道德伦理上对赵寄有胜过任何人的权利,犯不着也没必要为了一个“外人”舍弃儿子。 唯一有理由与动机做这些的只有眼前这个谋士,他想抢走赵寄,想把赵寄作为达到他某种目的的棋子。 如此一来,韩昭所有的话都不必说了,这种要求在韩昭看来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他缓缓摇头:“你对赵寄另有图谋,我不信你。” 公良尹轻淡一笑:“尹不需要阁下的信任,尹所作所为都是主公允许的。” 刘赐允许? 刘赐把自己儿子的生死交给他? 若真是如此,韩昭还是低估了刘赐对自己血脉的轻视。 公良尹继续道:“不过既然阁下这样说了,尹不妨告诉阁下尹的目的:尹调查过公子这些年的作为,很欣赏公子,愿把公子当做储君栽培。” 这话的真假韩昭不做辨识,因为不管真假都不能作为他将赵寄交给公良尹的理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