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求你做个忠臣吧_第15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页 (第2/2页)

此地由翌朝太、祖出资建设,后来各方世家也陆续投资扩建。

    虽称作宣宗门下,却又不尽属于宣宗,算是宣宗对外交流之所。

    除各派系弟子都会在此处定期交流学术外,各地的游历学子与治学之士也可来此修学,是天下学风最鼎盛之处。

    雨后的天来山,天青山碧,一派澄澈清明,沿着山间石道向上,隐隐可见一些竹居茅庐,有的只有一栋,有的却连成一片,想来便是那些学子或隐士的居所了。

    而屋子的多少也往往表示了这个人门下学子的多寡。

    柳芸并没有直接回药门,而是先拐到了一处山坳。

    远远便能看见山坳里有几间竹舍,竹舍背后是一片竹林,屋前有几株桃李,周围开垦了几块农田,时令蔬菜正长得正好。

    柳芸请韩昭在石阶上稍等,自己走了进去。

    院子里还跪了一个人,但隔得太远,韩昭看不清脸,也就无法用面板辨识身份,只依稀认出是个男子。

    过了一会儿柳芸走了出来,手里多了一个包裹,离开之前在跪着的男子面前停了片刻,说了两句话。

    但男子似乎没有听她的,她摇了摇头,回到了韩昭身边。

    韩昭问柳芸:“那是谁?”

    柳芸回道:“程琚师兄,莫师叔的得意弟子。”

    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韩昭:“程琚?”

    听到韩昭重复程琚的名字,柳芸愣了一下:“对。大哥你认识他?”

    “一面之缘。”韩昭简单回道,他更关心程琚为什么在这里跪着,“他怎么了?”

    柳芸叹了一口气:“犯了规矩,内门不能留他了。”

    对于师叔门下的“家事”她无意多谈,简单回答后便拾阶而上,韩昭也收回目光抱着曜光跟了上去。

    第75章 有匪君子

    孙尧外出不在,柳芸便安排韩昭暂住在药门,避免人多眼杂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照顾曜光。

    而韩昭则对程琚的事非常在意,他很难不去关注这个在系统的史册上占据了非常多篇幅,一手辅助明帝开启盛世的名臣贤相。

    柳芸提到程琚时短短的话里说了一个关键词:内门。

    有内便有外,宣宗的内门与外门有何差别?

    所幸这在宣宗内部也不算秘密,一问便知。

    宣宗弟子分两种,一种是来宣宗求学,学业毕业便会离开的普通学生;一种是被宣宗内的长老收为真传,授毕生心血的核心弟子。

    宣宗内部区分这两种弟子归属的称呼便是外门、内门。

    对外门弟子宣宗并没有什么严格要求,只要他们洁身自好,不要在治学期间给宣宗招惹麻烦,而他们毕业后便与宣宗再无利害关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