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8页 (第2/2页)
的。” 苏辛眼睛一转:“是听说过早年二公子对三公子不好,但那不都过去了吗?” 耿毅脸一拉,讥讽:“过去了?这人倒惯会慷他人之慨。” 苏辛急忙给耿毅添酒并哄劝:“莫生气莫生气。我不是不知个中缘由嘛,你细细与我说来,我才知道谁是谁非嘛。” 耿毅脸色好看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纠葛我就不说了。就说三年前,战线北移的时候,负责迁移眷属的刘瑾故意丢下三公子,将他留在宜城旧宅,这算不算仇?” 宜城是刘赐在势力尚弱小的时候选择的根据地,后来他地盘变大了,封闭偏远的宜城给管理领地带来诸多不便,刘赐便把根据地迁移到如今的南都。 经济、政治、军事中心都在这次迁移中完成转移,南都迅速繁荣,而宜城迅速萧条。 在这个时候被丢在宜城和被放弃没区别。 苏辛疑惑:“中山王不管吗?” 耿毅嘲讽回道:“你看如今的刘瑾他管过吗?何况那时候老大因为忤逆了王,正被冷落。” 刘赐养儿子和养蛊一样,冷眼看他们厮杀,只要不危及社稷根本他不会插手。 公良尹明明是刘稷的先生,难道就不曾在刘稷落魄的时候给过半分帮助吗?他在刘稷的沉浮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苏辛试探问道:“听说三公子的先生公良尹颇受王倚重,难道公良先生也不帮三公子吗?” 耿毅嗤笑了一声,似乎在笑苏辛的天真:“公良尹是王的代言人,那时王都厌弃了公子,他会管才怪。” 刘赐本质冷血薄情,但一个统治者要考虑人心稳定。 所以有些伤人的事他会交给旁人做,公良尹正是帮他做最多这种事的人。 耿毅灌下手中酒,接着抱怨下去:“所有人都是捧高踩低的,那段时间老大过得比乞丐体面不了多少,如果不是老大自己搭上叶家的线,被重新启用,早就废在宜城了。” “然而通过叶大人举荐回到南都的老大却被分派到了刘瑾手下。和老大有旧怨的刘瑾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给老大崛起的机会?” “将老大派遣到最危险的地方,克扣补给,抢夺功劳,招兵时也故意将老弱病残的兵分给老大,这些都是常规cao作,他不遗余力地打压老大,生怕老大有一天出头。那时候怎么没人说刘瑾苛待兄弟?” 苏辛惊讶:“二公子还干过这样的事?” 听到苏辛语气里的怀疑耿毅干脆举出实例:“前年征刘斐,老大被命令带兵与扬州军对阵,寒冬腊月,我们五千人马却只分到了一千石粮食。而刘瑾军中马吃的都是人的粮食,他们宁愿让粮草发霉也不分给老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