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难为_皇帝难为_分节阅读_1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难为_分节阅读_163 (第2/3页)

“甲哥,那你说,到底林大人是姓林还是姓范呢?”

    “我要知道,咱大理寺衙门就该换人做了。”

    “那小沈举人真是林大人的儿子?”

    “我要知道,刑部衙门就换我做了。”

    “甲哥,那你说这半天,你知道啥啊?”

    “喝酒,喝酒。”

    吴婉回去后颇有些乏累,沈拙言去了李相家,还没有回来。

    吴婉喝了盏丫头捧上的茶,卸去钗环,换了家常的衣裳,在榻上歇息,并不用丫环伺候。自袖里取出沈拙言生母绣的那一方素绢,吴婉轻轻的叹了口气。

    即便沈拙言不说,吴婉也知道他心里不好过。

    与婆婆比起来,吴婉真不叫命苦的。

    范氏出身书香,嫁到永康公府,那时候,先镇南王太妃就是老永康公的meimei。而范氏的祖父,是戾太子的师傅,将来的帝师。

    若没有后面的风云突变,那么,范氏将平安富贵的过完这一生。

    可是,变故来的这样快。

    戾太zigong变被废,方后一系随着戾太子的倒台而土兵瓦解,范氏的祖父范林希范大人卷进春闱弊案,身死狱中,范氏抄家流放。幸在永康公府因老太妃之故,未受牵连。

    范氏的娘家已经失势,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个比较有良心的丈夫,范氏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一个娘家失势的女人,再加上一个人面兽心的丈夫,会做出什么事来?吴婉无法想像。若不是范氏留下的绣文,吴婉永远不能知道,这个女人被丈夫下毒时侥幸逃过一劫,在仆婢的帮助下逃出帝都,远走闽地,然后永康公府大丧。那时,婚后四年无孕的范氏其实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

    沈拙言不可谓命不大。

    范氏能从永康公府逃出来,不可谓不聪明。

    可是,在这个年代,女人聪明不一定能保助性命。

    一个妇人,要生活下去。范氏不得不靠手艺挣钱养家,却被赵家觊觎绣技,强抢入府。幸而那时,自西北流放途中脱身的林永裳误打误撞的遇到了范氏,姐弟相逢。

    林永裳最终成了范氏的托孤之人。

    这个女人短暂的一生就这样结束。

    范氏心中的仇恨却依旧还在吧,不然,也不会留下这一方素绢。

    而林永裳带着沈拙言与范氏这一生的冤孽仇恨,是如何披荆斩棘的走到今日的?这样能在朝中杀出一条血路,隐忍至今的林永裳,又怎会为这一场官司所困?

    吴婉抚摸着这块儿精致的素绢,上面犹有湿润之感,却是范沈氏的眼泪所留。

    范沈氏上面绣着:吾一生,素无亏心之处,却屡逢禽兽之人。先夫永康公世子李佑毒杀不成,侥幸逃脱,却又遇世族豪门,为一己之私利,强逼为妾室。近日饮食中多有药物相伴,日日咳血不休,赵氏之心,昭然已揭。儿拙言懵懂稚童,弟永裳文弱书生,奈何奈何,天不怜我!

    有关林永裳出身的官司很快开审,其实,这个时候说开审并不恰当,因为被告林永裳仍然远在淮扬,原告赵青怡于福州老家守孝,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简单的调查取证。不过,场面不小,三司外,还有其它五部尚书俱在。

    这些人甭管是怀着何种心思,但是如今坐在一处,跺一跺脚,朝廷都要抖三抖的。

    赵家送来的人证物证,大约都是对林永裳出身的怀疑,其实这些证物若是想证明林永裳乃范林希之孙还远远不够,哪怕你说了林永裳出身籍贯造假,但是这种事情在大凤朝真不稀罕。许多秀才为了考举人时竞争力小一些,有门路的都会把籍贯造到西北抑或福闽,不为别的,这些地方穷,教育素质低。举人秋闱是地域性科考,录取人数儿却是固定的,在这些地方考秋闱,容易出头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