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难为_分节阅读_300 (第1/2页)
其实如果有的话,我已经成年,并不介意。你们完全不必顾忌我的心情,都这把年纪了,放心大胆的恋爱吧! “这个混帐!”若是明湛在跟前儿,凤景南得一巴掌把人抽飞,啥话都敢说,就是欠揍! 凤景乾倒不以为杵,反没心没肺的呵呵笑,“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儿像啊。” “皇兄,你——” 210、更新 ... 去云贵调查取证的队伍刚刚离开帝都城,宗室朝臣就以“皇帝久病、太上皇遇险,以国体计”的理由,要求卫太后择立太子。 而且话说的漂亮,“太上皇安危难测,陛下近期不易立后冲喜。不过,若能择立储君,不但稳固国本,且陛下对皇侄爱之如子,若陛下得知,定能欣慰。” 卫太后淡淡道,“先将太上皇的事弄清楚,至于立皇储之事,你们先议着,拿个方案出来,给我瞧瞧,再提不迟。再者,此国之大事,我一个人也不能乾坤独断。但凡有万一之可能,还是要太上皇来指定为好。” 卫太后碍于群臣压力,终于露出口风,帝都人的眼睛顿时从太上皇遇险一事,转而落在立储之事上。一时间,群臣如同活吞了春药,日日亢奋。 林魏两家门槛险被踩烂不说,就连魏安这个断袖,在这风云变幻的地帝都,忽而走出无数桃花运来。千百个有闺女的人家都在打听,要不要续娶啥的,哪怕你魏家是断袖,仍有大把的姑娘愿意嫁给小皇侄的亲舅公。 魏安给烦的脑仁儿疼,与卫颖嘉念叨,“立储的事到底有没有谱儿,我看宗亲大臣们都疯了。” 自从为卫太后办了件大事,卫颖嘉对外愈发冷漠如冰。不过,面对魏安时,还是有几分人气儿的。闻言面色稍缓,温声道,“这谁知道。” “切,太后娘娘没跟你透个信儿啥的。” “你觉得这种事,太后娘娘一个人能做得了主?”卫颖嘉反问。除了小皇侄的母家车水马龙,如今永宁侯府亦极是热闹。连魏安都难免要跟卫颖嘉打听点儿内幕消息啥的。 魏安叹了口气,“起码太后能做一半的主吧。”看卫颖嘉一眼,“原本太上皇回帝都是最安稳不过的,结果又出了这档子事儿,天灾人祸,都赶一处儿去了。” 卫颖嘉搂住魏安的肩,目光深沉,俊逸的五官冰冷淡漠,并没有说什么。 “颖嘉,你也别太cao劳。”魏安道。 “嗯。” 帝都接二连三的出事,以至于林永裳手上的什么丝绸绣品展览招商会,根本没入内阁诸人的眼,考虑着林永裳正一品淮扬总督,封疆大吏,面子总要给的,就让他通过了。 其实,太上皇遇险以及册立储君之事,朝臣关心,宗室关心,当然,内务府皇商也是关心的。不过,一般的商贾,纵使关心,他们也只能是干看热闹罢了。 凭他们的身份,寻常收买个父母官就觉得是手眼通天了,断然参与不到这样高级别的政治活动中动。 所以,对他们而言,自然是这次由政府出面儿,商会牵头儿的招商会更重要。这次招商会并没有放在扬州城,而是搁在了苏州城。 林永裳此举,令苏州知府郑尔实感激涕零。 林永裳道,“苏绣举世闻名,不过,希望借此机会使苏州绣品丝绸的名气能更上一层楼,让天下人都能认识到苏绣的精美绝伦。以前,我曾听陛下说过‘无商不富’。郑大人,仕农工商,商贾为末,但是,百姓也只有富了,有了银子吃饱饭,这天下,才会安宁。” 此刻,郑尔实对林永裳只有满心的感激。哪怕林永裳放个屁,怕他都会觉得是香的,连忙附和道,“是,听大人一句话,下官茅塞顿开。下官听说,先前淮扬盐商交出盐场后,朝廷都给了补偿,尚未断了他们的生路。陛下爱民如子,亦未轻视商贾,下官定会好好当差,不负大人期望。” 苏州知府这样的肥差,能坐上这个位子的,非但要有后台,更要有本事。林永裳轻点一句,郑尔实已是闻弦歌知雅意,说出的话,自然格外的合林永裳的心思。 林永裳笑,点了点头。 郑尔实再道,“陛下一直卧病不起,下官连上了几封请安折子,只盼着陛下能平安万年。” 帝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象,帝都的变幻,关系到官场中每个人的未来。郑尔实自有消息来源,却在此时仍忍不住向林永裳打听一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