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第2/5页)
它的主人有个念想。”许临语气平和,目光里闪过一丝玩味。 俞晨无法辩驳。 “你在这里工作,也在附近住吗?”他看着她,目光里的玩味更浓了。 “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周围房租太贵。”俞晨说话点到即止,不想对他透露自己太多情况。 毕竟时过境迁,只希望自己在这里成为他眼里的路人。 在“咪咪”诊所搬到同远医院对面的第二天下午,许临在街头再次见到俞晨。 那天临近太阳落山,他照例来小卖部买烟,回医院的路上,不经意间看见在诊所前和同事一起忙着搬东西的俞晨。 眼里的这个女人,干活很卖力,一个人可以抬动一台验血机,利落的短发在浮光里显得亮灿灿的,身上带着一股年轻小伙子的英气,脸型很瘦削,却不显沧桑,依然能显现出少女时代的调皮与机灵,皮肤白暂,不时会对身边的同事微笑,眼眸就像月牙。 火烧云的暮色下,许临在诊所对面的角落里站了很久很久,直到俞晨和同事把车上的东西全部搬进店,直到车开走,诊所的门关上。 “这里也有便宜的房子,你再认真找找。”他收回思绪,淡然望着俞晨,眸子里星星点点。 “嗯。”俞晨简短回应。 “我还要上班,先走了。” 许临拎着柿子,转过身准备离开。 “许临!” 忽然间,她叫出他的名字。 “嗯?”他回过头看她,眸子里已尽是柔暖。 “我这些年…过得不错,我不是最差劲的。”她红着眼对他哽咽说出心存多年的痛点。 “知道了。”他眼纹微弯,淡然回应。 说完,转身离开,留下独自怅然的她站在原地。 俞晨回到诊所后,正是吃饭时间,她把胖胖抱回笼子,没有食欲,手撑下巴坐在靠窗的凳子上呆呆望着外面行色匆匆的路人,不时有同远的急救车从路边呼啸而过。 喝下一口咖啡,记忆的闸门在瞬间被打开,回到十多年前在老家搬入林城医院宿舍小区的一幕。 …… 那一年,林城的夏天来得早,四月已是炎炎烈日当空照。 石英站在楼下,朝坐在不远处小型吊车里的司机喊道:“小心点!这个钢琴可是德国造的!买的时候花了三万多呢!你们要是给我刮伤了,我可要找你们经理投诉!” 她身穿一件淡粉色的真丝短袖连衣裙,脚蹬意大利某个她也说不出全名的牛皮高跟凉鞋,伸起左手臂挡在额前,想要避开刺眼的阳光,手腕上的名牌手表在太阳下泛出一道金光,露出的半截手臂皮肤白暂细腻,丝毫看不出松弛痕迹。 钢琴在小型吊车挂的绳索上晃晃悠悠,慢慢朝着五楼的阳台靠近。 石英抬起头眯缝着眼,目光紧随用白色塑料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钢琴,呼吸稍急,细密的汗珠从鼻翼两端渗出。 十五岁的俞晨无精打采地从一旁的小货车副驾上跳下地,手上拿着俞达忠前几天从日本给她带回来的索尼cd机,耳机里放的是张信哲的《用情》。 她对张信哲的迷恋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从未改变,也从未想让别人知道她竟然喜欢唱声如此温柔的男明星,因为这和她在外人心目中塑造的“假小子”形象完全不符。 因为在原来的学校和一些“非典型”的孩子混在一起,父亲俞达忠托关系把俞晨转到林城一中借读。 林城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每年升学率都居于省内第一。俞达忠刚好承包了林城一中附近的林城医院新住院楼的建设,便在医院居民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方便照顾俞晨读书。 俞晨抬着搬家箱子,和俞达忠一起爬着不矮的步梯,俞达忠走在俞晨前面,耐心听着女儿在身后的抱怨。 “爸爸,没有电梯。” “爬楼梯利于锻炼身体” “爸爸,墙上全是开锁小广告。” “这样才有生活气息。” “爸爸,有只蟑螂在地上爬。” “给它取个名字吧,叫‘小强’怎么样?” 俞晨跟着俞达忠一直爬到五楼,拉开新装的进口防盗门,打量眼前这三室一厅的屋子。 石英买的红木家具和进口牛皮沙发已经在客厅摆好,地柜的正中放着当时最流行的松下画王牌电视,木质喷塑装修,显得雍容华贵。 她在心里嘀咕:明明是个已经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