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4 徐水蓝 (第3/4页)
她最喜欢椰奶西米露;还有冰激凌,她最喜欢香草口味;还有大火锅,她最喜欢吃辣。 那些都是我没有见过的东西,就从那一刻,开始了想象和向往。 _ 5. 涵涵姐离开的那天,我代替奶奶送她到村口。 她从书包里拿出纸笔,把书包丢给我,坐在行李箱上随手画起来。 她低着头,于是我从兜里掏出一大把奶糖,全部丢进她的书包里,一把又一把,直到把鼓鼓囊囊的口袋掏得空荡荡。 她画好之后把纸给我,画上面我们牵着手在雨天的溪水里捉螃蟹。 我突然觉得鼻子很酸,奶奶说我长大了,是小男子汉,所以我没有哭。 “给你,蓝蓝,”她还是扎着高马尾,穿着白短袖,说话的时候笑吟吟的,“我将来要成为大画家,到时候看见我的画,可别说不认识!” 我点头,想说,我认识,我一定记得。 但是终究没说出口。 看着她走远,我站在炎炎烈日下,麦田边,马路延伸向远方,好想大哭一场。 新学年到了,所有的小男孩都要剪头发。我也坐在小卖部旁边的塑料棚里,大叔拿着剪刀,黑发一簇簇掉落。我觉得有什么也跟着被剪掉的头发,永远地离开自己了,童年,或夏天,或是没有音讯的故人。 _ 6. 过了两年,易奶奶离开村庄,搬到了城市,和儿女一起生活。 我们都以为她还会回来的,但是没有。听村长说,她在陌生的城市去世了。大城市的人去世之后需要火化,不能土葬。她的儿女为她买了墓园里的一块地,她将在那里长眠。 走出我们生活的不止是易奶奶,我知道,涵涵姐也不会再回到我们的村庄了。 我坐在田垄间,看着流云飞驰,白云苍狗,最后变换成一片空荡荡的蓝天。 如果一生一定有什么转折点的话,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的一生有三个。 第一个,是那年夏天见到涵涵姐的第一眼。 第二个,就是那个坐在田垄间仰头看云的下午。我下定决心,要去到城市,要学习画画,要拜一个叫“顾千凡”的人为师父。 后来,这三件事情我都做到了。这可能是我枯燥无味乏善可陈的少年时光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去到了南方,成为了顾千凡的关门弟子,却不算他的得意门生。 同年和我一起成为师父的最后的徒弟的,是一个叫简桥的男生,那一年他的艺名还叫作明月。 不得不说,能和他这样水平的人闯过顾千凡的层层考核成为画舟堂的一员,我受宠若惊。我自然没有简桥那样的天赋和能力,我甚至在之前从未系统专业地学习过绘画。 我只是花所有零花钱买廉价的画板和颜料,画故乡的一切景物。画过山岗,画过树丛,画过小溪,画过螃蟹鱼虾,画过易奶奶家破旧无人的土坯房和院坝。 涵涵姐送给我的那一张随手的画,我一直带在身边。上学了揣在书包里,睡觉了压在枕头下,放假了贴在床头上。 总之,我梦寐以求着要进入画舟堂,但从未真正奢求过。尤其是后来看到简桥绘画的时候,他对画笔、画纸、颜料等等工具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那种认真和虔诚让我自愧不如。 我觉得被收入画舟堂的唯一理由,就是顾老爷子的一份故土情怀。 师父后来跟我说,别的徒弟画的烟花巷弄、流云飞泉、银河九天……那些都画得细致、精湛,但都不足以让他流泪。 但是我画的那些会。那些用粗糙稚嫩的笔触描绘出的田垄和山岗,让他在某个阒寂的夜晚久久难以释然。 我很感谢师父,他是我的伯乐。 也是他,才让我和涵涵姐重新遇见。 _ 7. 再遇到易向涵的时候,她和当年很不一样了,也不再记得当年那个还没有她高、下河抓螃蟹都害怕的小男孩。 报到的那一天,我心跳飞快,站在她身后,凝视她的背影很久。 她穿着红裙子,高跟鞋,烫着卷发,转过头来对我笑,眼睛很漂亮,口红很撩人。 我没有想过喜欢的究竟是那个高马尾白短袖的她,还是这个高跟鞋红裙子的她。 我想,这都是她啊。 关于曾经遇见过她这件事,我一次也没有开口说过。对她的称谓从“涵涵姐”变成了“师姐”,我们一起背着画板去郊外写生,我们坐在一张桌旁吃饭。 可能没有人发现,我总是挑她刚刚挑过的那盘菜。是啊,我总想尝尝她正体验着的味道。 不论是椰奶西米露,还是香草冰激凌,还是变态辣火锅,我吃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她已经没那么喜欢了。这些味道是她的一段美好记忆,就像当年那个夏天一样。 我看着她恋爱、分手,看她笑,看她哭。 试着体会她的一切情绪,试着融入她的生活,试着变成她生活里,最不起眼的一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