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0节 (第3/3页)
再三权衡之下,顾氏相中了县城富商苏家之女惠娘,有意娉她为儿媳妇。 苏家在宁清县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却是商人出身,原本顾氏是看不上苏惠娘的出身的,在她看来儿子将来是宰辅之才,当配书香世家的大家千金,苏惠娘这样一个商贾之女哪配得上儿子的身份? 奈何苏家有钱,顾氏为了改善母子二人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娉个商女回来。 巧的是苏家也有意为女儿找个读书人来改换门庭,也看中了原身。 双方各有目的,一拍即合,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靳家贫寒,苏惠娘从小却是锦衣玉食长大的,苏家怕女儿受苦,给陪嫁了无数的田产铺面银钱以及奴仆。 苏惠娘带着这些东西浩浩荡荡的嫁进了靳家,成了风光的秀才娘子,而靳家也因此摆脱贫困,丰衣足食。 本是双方共赢的局面,奈何顾氏并不是个省心的,她打心眼里敲不起苏惠娘的出身,在苏惠娘面前摆足了婆婆的谱,家里本来有奴仆,她却要让苏惠娘亲自做家务以及伺候她。 苏惠娘从小娇生惯养哪会做家务,做得很吃力而且做不好,还要被顾氏斥骂,丫头婆子们看不过去,便偷偷替苏惠娘做好,让顾氏以为是苏惠娘做的,可顾氏是个人精,哪会不知道,狠狠叱骂了苏惠娘,说她忤逆婆母,胆大妄为,要休了她。 苏惠娘跪下来求情并保证会亲力亲力,甚至还交自己的私房钱交了一半给顾氏才让顾氏收回成命。 接下来苏惠娘就过上了痛苦的日子,家中的家务全由她cao持,还要伺候婆婆丈夫,一应开销也是由她出。 顾氏又是个惯会搓磨人的,每天天不亮就让苏惠娘去买糕点,站规矩,春夏还好,天气暖和,可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那可真叫折磨人。 古代妇人注重仪态,苏惠娘又是个特别注重装扮的人,冬天天没亮就要去给顾氏买糕点,来不及梳头,她怕弄乱发髻只好坐着睡觉,这样一来发髻就不会乱了。 买回糕点来顾氏没起床她就得在廊下站着等,不管打雷下雨还是下雪刮风她都得站在外面等顾氏起床用了早点才能自己去梳洗。 整整三年,苏惠娘每天都活得像头只能干活的牲畜。 婆母搓磨便也罢了,更可悲的是丈夫还是个渣男。 原身拿着苏惠娘的嫁妆在外面寻花问柳吃喝嫖赌,回到家还要甩脸色给苏惠娘看,苏惠娘有一丝半点做得不好,他就厉声叱骂,甚至还动手。 苏惠娘回到娘家哭诉,爹娘却劝她忍,他们不能忍受有一个被休回家的女儿,在这个年代,要是出嫁的女儿被休回娘家,整个家族都会抬不起头做人,家里的姐妹也会嫁不出去,兄弟也没有好前程。 无数的枷锁套在的苏惠娘脖子上,她不得不像头牛一样回到靳家,继续被母子二人奴役搓磨。 苏家及苏惠娘的忍让却换来原身母子变本加厉的压榨,苏家为了让女儿好过,每年都送去不少银钱,苏惠娘为了得个好儿媳妇的名头,被逼得事事都要合婆母丈夫心意,卑微到了尘埃里。 结束这个局面的是一次意外。 苏惠娘无意中撞见顾氏与男人有染,顾氏怕苏惠娘将她的事说出去,先发制人,要悬梁自尽,外人不知情的只以为是苏惠娘不孝婆母,逼得婆母自尽,对苏惠娘好一通斥责辱骂。 原身一怒之下将苏惠娘告上官府,官府以苏惠娘不孝婆母之罪抓去大牢关押,苏惠娘有苦难言,觉得有辱娘家名声,在牢中自杀了,就此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也结束了她的痛苦不堪的媳妇生涯。 此后,顾氏又给原身找了一个举人家的闺女为妻。 此女名为夏清荷,性子清高,目中无人,并不是苏惠娘那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顾氏被她吃得死死的,半点不敢摆婆母的谱,好吃好喝的供着她,苏惠娘留下的钱财也全交到了她手上,顾氏在她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 谁叫她是举人出身,原身得靠着她父亲提点科举。 受制于人,自然矮了一截。 只是原身已经长残了,失了原本的天赋,又不肯勤学苦读,几次应考落榜,夏清荷越发厌恶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