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少来倒贴我家爱豆!_分节阅读_214 (第1/2页)
于是,王子越放下心来,转回目光认真地望向大银幕。 . 虽然已经多次观看《乱世浮沉》,但王子越每次都会保持认真的态度去落实司柏志的先进经验,也就是转换视角深入解剖电影的音画与结构。 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角度去拍摄?为什么那里要插入音乐去烘托?何时该切换角度?何时该从这一段剧情过渡到下一段? 王子越不停地思考着这些问题。 或许对于大部分演员,甚至是当红的演员来说,演戏不过是念念台词做做表情和动作罢了,只要是有手有脚会说话的人都能做。 但是,随着王子越愈加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他就愈加发现电影艺术是多么高深复杂,决不是说两句台词做几个表情那么简单。 . 镜头语言是最富感染力的语言之一,电影的叙事艺术是一门深奥的大学问。 实际上,从古至今、从东到西大部分电影理论归根到底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恰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命题,千百年来困扰着历史上有名无名的所有创作者。 当盲诗人荷马在希腊城邦内吟唱史诗时,他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当莎士比亚行走在伦敦的剧院门前时,他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 时代更迭技术更新,这个问题仍然萦绕在包括电影人在内的每一个创作者的心头。 最核心的问题从没改变,历史上每一代创作者都给出了精彩纷呈的奇妙答案。其答案本身又构成了更多的新问题,为同辈与后代的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研究方向。 说实话,创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研究如何创作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尽管创作这个行为,在各类影视剧中已经被创作者本身所扭曲。 . 比如说一位苏联作家就曾经批评过影视作品中对诗人的错误描绘: “不消说,很多人还记得诗人和沙皇这部电影。在这部影片里,普希金坐着,如梦如幻地望向天空,然后痉挛地抓起笔来便写,又停下,再重新抬起眼睛,咬住鹅毛笔,然后又匆匆地写下去。 我们看见过多少地方把普希金描写得活象一个得意忘形的疯子!(注1)” 优美的诗篇决不是诗人像疯子一样挥毫泼墨就能迅速创造出来的。不光是诗人,影人的创作也同样艰苦。 “好电影固然都拥有着幸运的灵光乍现,但剧本却不是在意外中完成的。不经意蹦出的素材,不能就这么保持随意。作者将灵感一再反复改写,让作品看起来像凭本能而随意创作的成果。 事实上,电影看起来之所以如此浑然天成,是因为耗费了无数心力与人工雕琢。(注2)” 编剧如何撰写故事,演员如何演绎角色,导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