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节 (第1/3页)
什么大将军,分明是个眼瞎的! 狄青气得够呛,一时间彻底忘了读到曹玮过往辉煌战绩时的心生向往,心里又酸又怒,却无处宣泄。 尤其他年纪太小,陆辞不让饮酒,连借酒浇愁都不得,唯有借羊乳浇愁了。 雪上加霜的是,话题转了没几圈,曹玮就极自然地问起了陆辞的夫人:“既然你连弟弟都带来了,怎不带其他家眷?莫不是还在路上?” 陆辞淡定回道:“家母体弱,不堪远行,且于乡中经营铺席,颇有滋味,也不愿随我赴任;其他几位情同手足的友人,于京中有职事在身,也来不得;狄弟素来与我亲厚,自然要随我一同来了。” 狄青还没来得及感到些许甜蜜的宽慰,就被曹玮接下来的话给绷紧了神经:“哎!” 曹玮瞪大了眼,错愕道:“你竟还未曾婚娶!这话当真?” 他上下打量陆辞一番,果断摇头,表示不信:“说什么胡话!莫说是似你这样的青年才俊,即使次个几等的,京里也有数不清的人家愿倾家之财,招你为婿吧,如何可能还未婚娶?” 他好歹在京中住过那么些年,哪儿可能不知道榜下捉婿的多么疯狂的盛事。再说难听些,单凭三元的名头,纵使陆辞是个身怀不能人道的隐疾的,也绝无可能会愁娶。 真不知陆辞是如何从那些防不胜防的围追堵截中脱身的? 狄青面上不露声色,内心却已是警钟大作,浑身高度戒备。 他也称得上经验丰富了——这样的话题继续下去,多半只会发展为曹玮热心地列出友人中膝下有待字闺中的女郎、向仿月老牵红线的后续的! 即便公祖自有主意,基本上不可能答应,也会叫他跟着煎熬一顿。 就在狄青心急如焚,却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头,对于曹玮的问题,陆辞却是微笑不改。 他不急不慢地给人满上一杯酒,就云淡风轻地移开了话题:“比起这些微末小事,我更想请教曹知州的是,你年初就如此积极犒劳军士的背后缘由,可是与西北方向近来频传的一些异动有关?” 第二百零二章 曹玮被问得一怔。 半醉的眼里如有一缕精光掠过,他将已饮空了的酒盏缓缓放下,大方地笑着承认了:“据我看来,的确是这么回事。” 陆辞听他在肯定了自己猜测后,就一心继续饮酒,再无下文,也不急着追问。 大宋虽以武官守边,却让文臣掌兵掌权,弊病必不可免。 纵观偌大朝野,在那些个忙着勾心斗角,琢磨前程,计算得失的文人之中,又有几个脾性悍勇,浑不惧死的? 当年若不是出了寇准这么个‘奇葩’,非逼着赵恒去前线,那恐怕包括王钦若在内的大半朝臣,都已双股战战地催着皇帝南迁了,又何来的檀渊之盟。 曹玮虽对陆辞印象颇佳,但好歹摸爬打滚多年,对汴京官场了解颇深。 那能在那摊深不可测的浑水之中一直如鱼得水,屡得擢升,近来才因不知什么缘故惹恼官家被外派的这位陆三元,又怎么可能是不惧拿身家性命冒险的刚猛人? 曹玮虽已半醺,脑子却还算清醒,在不接着回答的当头,他边继续灌自己酒,边不忘琢磨陆辞发问的真实用意。 半晌,他就得出明确结论了。 ——定是这位新知州凭着心思细腻和脑子灵活,一瞧出他花公使钱来犒劳军士后,头个怀疑起外敌的动向,从而担心起接下来这三年任期中,秦州是否能维持安稳的局势了。 对这无可厚非的自保念头,曹玮在了悟出后,却未有丝毫恼意。 倒是陆辞能凭他三言两语,就敏锐察觉出军向这点,让他很是意外。 曹玮打了个哈哈,自认心已如明镜一般,善意地在陆辞肩上拍了一拍,认真保证道:“城中有我亲手cao练出的这六千重军镇守,虽说大仗打不动,但只要敌军不过两万,那固守城中,安心守至援军抵达,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