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2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节 (第2/3页)

道:“你还不是吃准了我会应承么?”

    陆辞笑眯眯道:“幸有曹将军义薄云天,精忠为国,赤胆忠肝……”

    他眼也不眨地抛下一箩筐好话,生生砸得曹玮牙根酸爽,末了道:“定不愿养虎为患,纵敌为害。”

    不管曹玮给出的答案为何,他都会想方设法说服对方,直到答应为止。

    他虽未将真实想法道出,曹玮却或多或少地猜到了。

    看着这笑容温和、俊俏秀朗的郎君,曹玮浑身一激灵,明智地选择不再提此事。

    只是在茶余饭后,他却忍不住仔细反复回想,自己究竟有没有惹过陆辞。

    ……青天可鉴,他只想尽快了解此地事宜,回京养老。

    陆辞正忙筹备征讨周边部族的事宜时,远在汴京之中,也没少人惦记着他。

    夜深,曹利用应约至丁谓相府,很快被应入书房。

    丁谓屏退左右,神容冷峻,忽叹了一声:“坐吧。”

    曹利用亦是心事重重,胡乱一点头,便依言坐下了。

    从官家先后向陆辞、刘娥、甚至丁为发难起,朝中局势就彻底陷入了混乱不明。

    丁谓靠敏锐嗅觉和灵活应对,勉强保住末相位置,不至于似寇准那般,一落就到枢密副使。

    但随着官家彻底病倒,无力再起,太子再任监国职务起,朝局就迅速朝着他们最不希望的方向,趋于明朗了。

    尽管太子碍于孝道,暂还不曾动过官家最后一次发难的贬谪中的官阶职务,可明眼人都能瞧出,优势已彻底朝着李迪和寇准的方向倾倒了。

    不等他们商量出应对之策,本该因被打发到荒凉的秦州而销声匿迹的陆辞,竟就在一夕之间折腾出这么一出来,更让寇准一方扬眉吐气,如虎添翼。

    曹利用咬牙道:“殿下年岁尚小,极重情谊,素喜陆辞……若真让陆辞回京,日后不堪设想!”

    他身为枢密使,得太子单独召见问策的次数,却远远不及区区副使的寇准。

    每回看着寇准得意洋洋离去的背影,他便想着,这一幕被群臣看在眼中,不都成了撕下自己脸皮的奇耻大辱么?

    烛火明灭不定,丁谓面色沉沉。

    他未曾在意曹利用口吻中的咬牙切齿,只一心沉浸在自己思绪之中。

    少顷,他忽一笑,淡淡道:“他既有这挥斥方遒的领兵将才,我等何不顺水推舟?”

    不管陆辞是真天生将才,还是用人得当,甚至单纯是运气好,瞎猫撞见了死耗子……

    与其冒着触怒太子的风险,往正光辉灿烂的陆辞身上泼脏水,倒不如顺其心意,将人长长久久地留在‘领兵打仗’的武职上。

    文转武资,所需不过太子一句话罢了。

    曹利用眼前一亮。

    他瞬间会意,笑着附和:“还是相公所想周到。他既这般出息,你我何苦做这恶人,阻他升迁?倒不如叫他如意了。”

    太子再爱重陆辞,也只能看到在扎实战功的情况下,武资升迁较文官要快的好处。

    却不可能知晓,正经进士、尤其清贵馆阁出身的文臣,对转武资之事,有多避之唯恐不及。

    丁谓轻轻颔首。

    ——此事不仅需秘,还得快。

    说服太子,应是不难。

    在他看来,只需点出‘要让陆辞享有这场大胜带来的最大功绩,最好就转武资去’,多半能成。

    只断不能走漏风声,尤其是那寇老西儿,否则定要被其坏事。

    待一切木已成舟,饶是太子后悔,也挑不出他说辞中的漏洞来,顶多疑心他避重就轻,但也拿不出实证。

    更不好出尔反尔,儿戏一般,让陆辞再转回文资来。

    本朝可还无‘文转武、复又转文’的先例呢。

    而一旦能成,不仅彻底葬送陆辞身为文官的灿烂前程,还能叫寇准一派断一重要臂膀,可谓一箭双雕。

    至于作为武官的前程……

    丁谓冷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