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节 (第2/3页)
,加起来竟要近三贯后,齐骆当场就感到后悔了——分明是个小地方,怎要价跟京里最大的樊楼似的狠? 区区两道菜,加起来都快顶上他月俸的两成了。 滕宗谅倒是真最不客气的一个,报起菜来滔滔不绝,眼都不眨。 连陆辞听到最后,都忍不住嘴角一抽,睨他一眼:“你这豪爽劲儿,还真是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别人再放开,也就是拿着柳叶飞刀稍微削上一点油皮。 反观滕宗谅,肩上则是扛了好一把屠龙刀,刀刀见rou。 滕宗谅与他相处久了,也越发精通了脸厚如城墙的油盐不进,闻言面不改色:“若辞弟身是女娇娥,肯做我内人的话,我定是求之不得哩。” 他知陆辞是个好吃食的,又难得有机会‘铺张’一次,哪儿有错过的道理? 况且节度使的月俸,可是众所周知的至为优厚:初初仕官,便先发半月俸。 待到月底,单是一整份月俸料钱,就有惊人的四百贯了。 除此之外,还得算上半月给禄粟一百五十石,元随衣粮是足够五十人的份额,再按岁给盐七石,每逢春、冬赐绫三十匹,绢四十匹,绵一百两,炭两百秤,供给马料等堪称数不胜数、杂七杂八的其他供奉。 哪怕不算上小皇帝日后多半会私下给的赏赐,陆辞也完全称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毕竟他远在家乡的娘亲自有小本营生,大可自给自足,三不五时只惦记着给他供钱,根本不需他赡养。 而陆辞自家后院,更是轻松得很——无妻无子,亦无蓄养家妓的奢侈习惯。健仆统共只聘了八人,哪怕算上厨娘和小婢,也仅十二之数,远不及京中一寻常富户中会仆从的数目多。 滕宗谅的俸禄,则是典型的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加上他有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平日就难攒下几个子儿来。 得亏有他夫人精打细算,才能舒舒服服地养活一大家子人,当然是赶不上陆辞独个逍遥的滋润了。 越是了解友人的丰厚俸禄,滕宗谅就是既骄傲欢喜,又倍感心酸。 同样是出仕三资未满,一个已得了最极的誉衔,前途无量;其他人则还载浮载沉,为资满磨勘轮转而费尽心思。 听了滕宗谅这厚颜无耻的回应,陆辞毫不色变,不假思索地回道:“若我真是女娇娥,多半也轮不到滕兄来求娶罢。” 滕宗谅哼哼一声,还想反驳几句,但在忆起锲而不舍地追着陆辞写了八年多的词,都已成了京人眼中最深情不渝的那位‘柳娘子’,登时就服气了。 “不过,辞弟啊,你也是运气好啊!”滕宗谅一本正经地拍了拍陆辞的肩,当好友疑惑地看回来时,诚恳万分道:“若是你我并不相识,只怕你早叫我恨得套一布袋,上街痛打一顿了。” 人非圣贤,试问面对前程好成这样的同年,哪怕明知对方是有真本事的,又有谁能忍住不嫉妒? 陆辞眯了眯眼,盯着他还搭在自己肩膀的手看,皮笑rou不笑道:“呵呵,滕兄说笑了。” ——看在自己的确一夜暴富的份上,这回就大度一些,暂时不跟滕老兄计较。 明明话里没什么不妥,滕宗谅却被笑得生生一激灵。 他讪讪地收回了手,目光移向别处,假装在看窗外风景,方才仿佛无事发生。 一直纠结菜钱的齐骆,这会儿也终于缓过劲来了。 只是意识到自己简单点的那俩道能贵成这样后,穷惯了的他更忍不住替陆辞心痛起那长得触目惊心的点单来。 “你虽是戏称我一句齐兄,但,”他悄悄地摸了摸硬邦邦的口袋,稍有了点底气后,轻声同陆辞道:“你那一会儿若钱不够,我这还有五贯,能稍微帮你垫垫。” 陆辞微微一讶,捕捉到齐骆眼里那货真价实的担心后,不由莞尔一笑,不作其他解释,而是直接接受了这份好意:“如有需要,我定不推辞。再次就先谢过齐兄了。” 齐骆轻轻舒了一口气,小幅地摆了摆手:“应该的。” 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