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8节 (第3/3页)

    也唯有这一推测,才同他那些这几个月来陆续送去京中,但凡涉及‘先发制人,尽快对忙于整顿内务的李元昊用兵’的提议,具都石沉大海的结果相吻合。

    恐怕是看党项迟迟不动,又传来李元昊被一干族长反对,正焦头烂额着……这些消息让原本义愤填膺的百官平复下心绪来,渐渐变了心态,幻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偏偏这拖得越久,李元昊的脚跟就立得越稳,也对大宋越不利啊。

    清晨正逢雪后乍晴,因春暖渐近,陆辞身上裹着的衣物也减少许多。

    今日他只穿着轻便长袍,外披大氅一件,就登上了城墙,亲自巡视一番,确定工匠对摆放在城头的新制火炮的维护无误。

    见一切进展有序,很是顺遂后,陆辞微微松快一些。

    他抬起眼来,沉默地目视李元昊如今所在的西平府方向,陷入沉吟。

    ——在二十二年前,那还是属于大宋的灵州啊!

    陆辞轻轻叹了口气。

    当年李继迁趁势对大宋扩张,强硬攻下灵州一带,为确保无失,甚至还在次年便将首都迁来,可谓极其看重。

    他的这一举措,绝对称得上慧眼如炬,充分令党项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对大宋而言,灵州位处偏远,失陷的害处初初还不太显现,但随着时日推移,则成如鲠在喉了。

    这不仅意味着大宋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掌控力,更因灵州为黄河中上游十分肥沃的养马地,大宋本就匮乏马匹的窘迫处境,也随着倏然加剧了。

    此消彼长下,也不怪李元昊会自认时机成熟,这般底气十足。

    在火炮为首的热兵器尚未成熟的这一时期,雄踞西北的党项和吐蕃,能拥有一支庞大的脚踏骏马、骑术精湛、射术高明的强骑军队的优势,是难以想象的大。

    但凡同契丹或西夏有过交锋的兵士都清楚,步兵一旦在无堡寨掩护的情况下,直接对上训练有素的骑兵,即使不至于任人宰割,却也注定伤亡惨重。

    除却折损宝贵兵源外,士气也将受到不可磨灭的重创,容易对骑兵产生畏惧心。

    再看大宋这边,敢于大胆制定冒险战术,强凭步兵破骑兵,以克服这种恐惧心理的悍将,数来数去,也只剩曹玮一人。

    然而曹玮再厉害,也分身乏术,唯能镇住一方。真要驰援,也不敢理守地太远,以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不过,在陆辞看来,即便狡猾的李元昊再信心满满,也断无起头就挑硬茬的狂妄,而定然会冲着软柿子去。

    秦州会是李元昊眼中的软柿子吗?

    一时之间,连一直积极备战的陆辞也不知,自己究竟希望‘是’,还是希望‘不是’了。

    越到战事临近,他便越是焦虑。

    只是身为镇守此路的陆节度,又是激化两势矛盾,导致这场战事提前的谋划人,他再感不安和煎熬,也绝不好示于人前,动摇人心。

    这么日复一日地积蓄下来,终究快爆发了。

    陆辞长长地呼出一口郁气。

    在这三年多的日日夜夜里,他与滕宗谅等友人,对原本荒凉的秦州不知付出多少心血,经历无数风波,才有了今天这称得上繁华的景象。

    望着街上百姓那洋溢着欢喜的淳朴笑容;看着一户户人家起早贪黑地忙碌,外城的房屋一座座拔地而起,人皆充满对未来希望;再看每日城门口络绎不绝的来人……

    想到这里,陆辞眼底不由掠过一抹不忍,轻轻地闭上了眼。

    可想而知的是,战事一旦爆发,即便能守住城池,代价也必然不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