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5节 (第2/3页)
讶。 这才刚落笔呢,就有人至幸,得官家另眼看待了? 怀着这微妙心绪,他连忙顺着官家所指的方向看去,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认出了那周身容貌气都很是亮眼的郎君是谁,不禁笑了。 瞧那是谁,不正是跟陆三元小尾巴似的那位狄姓郎君么? 他往陆辞家中去过数趟,期间没少见那位青弟,但对从未出过宫的官家而言,还的的确确是头回见着小夫子视如亲弟的这位好友呢。 在官家催促的目光中,林内臣立马低头,在那纸上写下答案。 原来是小夫子家里的人! 得知这一答案,赵祯眼睛一亮,简直既惊又喜。 无需林内臣再说些什么,他也渐渐想起来,曾常被小夫子挂在嘴边的,除了朱柳滕这三友外,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虽无血缘之系,但如此也足以得见,自陆家那道大门里迈出来的净是俊秀之材:前有贡举一科齐中的四友,后添个制科题名的狄青…… 真不愧是小夫子。 赵祯喜滋滋地想着,再看向从不似其他人般隐蔽地东张西望、只心无旁骛地答题的狄青时,目光中就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了几分同当年陆辞相仿的慈爱光芒。 这么说来,尽管他与狄青素不相识,今日才初初谋面,但自小就没少听狄青那些趣事的他,还真算得上是看着狄青长大的呢…… 对官家的诡异逻辑,就沦落至比自己还小的对方莫名‘看大’的狄青,自是一无所知。 他将全副心神,皆放到身前考卷上去了。 制科御试仅制策一道,却足足限三千以上,方可算成,单是考试用表纸、草纸,便各有五十张之巨。 跟其他唯恐时间不足,又多少被仅十数步之遥的殿上皇帝分了心,最后决定随便打个草稿,之后边写边想的其他举子不同的是,狄青足足费了极宝贵的半个时辰功夫去将草稿打了个完整,又仔细梳理一遍,才真正在表纸上落了笔。 这么一来,他虽耽误了许久才开始,可自落笔后就再无迟滞,文思可谓通畅无比。 没过多久,他就气定神闲地追上了写写停停的其他人,又稳打稳扎地超了过去。 跟他运笔如飞,毫无停滞,淡然自若的神态一比,或是捏笔苦思冥想,或是蹙眉缓书,或是眼珠乱转的其他考生……一落入位处上头纵观全场的小皇帝眼里,就全被比下去了。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管狄青所写制策水平如何,单瞧这架势,就已有模有样。 这么一想,赵祯顿时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他现在就想走下阶去,凑到各个考生身边,好往答卷上瞄个几眼,瞧瞧各人究竟写得如何。 只是思来想去,温柔体贴的本性,还是叫小皇帝放弃了这一颇为诱人的念头——光是他坐在殿中这点,就让这些颇为稚嫩的举子无比紧张,要是靠近前去,阻碍了他们思绪,那岂不得不偿失么? 赵祯抿了抿唇,唯有撇去这一诱人念头,迫使自己安心坐定了。 御试策题,本就颇为细碎繁冗,加上所限字数甚多,在官家极力压低自己存在感的情况下,初时还忍不住隔三差五地往上偷瞄的举子们,很快就没了任何分心的闲暇了。 光是在此起彼伏的‘沙沙’声中控制住自己别去在意,快些连上时断时续的思绪,再凝神落笔这点,就已耗尽了他们的精力。 越到后期,对体力的考验就越趋于对笔力的——饶是在家中没少舞刀弄枪,但握笔的精工细活,到底不是大刀阔斧的武功比得的。 在一口气写了两千字后,哪怕是那些衙内,也感到手酸筋乏,不得不将笔暂搁,甩甩僵硬发颤的手掌,更别提那硕果仅存的两名真文科士子了。 他们早停过三四回,唯恐额上落下的汗珠会污了好不容易写好的试卷,不得不频频进行擦拭。 唯有狄青面不改色,自若如初,在其他人都忍不住暂放下笔,稍作歇息时毫不停顿,仍是笔走游龙,额上更是干净清爽得半滴汗水都无,从容得令左邻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